民间家书案化管理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间家书案化管理研究

民间家书档案化管理研究   摘要:本文基于民间家书的档案价值,提出档案化管理是抢救民间家书的重要途径,同时结合中国人民大学“抢救民间家书项目”,从民间家书的征集、整理、保管、开发利用等环节,探索民间家书的档案化管理路径,并提出在民间家书档案化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中国论文网 /4/viewhtm  关键词:民间家书档案征集开发利用   Abstract:Based on the archival value of civil let? ter,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managing civil letters is an efficient way for their management and protec? tion. Taking the example of Rescue Civil Letters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llecting, sorting, custody and utilization of the civil letters. Suggestions aim to optimizing civil letters management have also been mentioned.   Keywords: Civil letters; Archives collection; Utilization   一、民间家书的界定   民间家书是指家庭成员、亲戚、师友、同学、同僚以及其他朋友之间的通信,从外延上来看,它包括了除公函和商业信函之外的所有私人之间的通信总称。[1]民间家书具有历史记录性、文化性、知识性、传承性、民族性、地域性等多重属性,这也决定了民间家书具有历史研究、文化、伦理、教育等多重价值,如感情交流与寄托、构建社会记忆、进行社会教育、为历史研究提供可靠史料等。   民间家书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人们交流方式的日益多元化,民间家书的保护正提上日程。目前,新华网、中国人民大学家书文化研究中心等组织或机构对民家书的抢救保护已给予关注。例如:新华网在2015年1月26日发起了“人未归信先至!邀您给亲人写一封家书”的活动,网友对该活动反响热烈。[“2]抢救民间家书项目”则于2005年启动,该项目以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家书文化为宗旨,截至目前所征集到的家书达五万余封,家书的时间跨度达二百多年。2009年,成立了中国人民大学家书文化研究中心,对家书、日记、手稿等开展了系统的研究。由于对民间家书抢救和保护的方式是多样的,本文主要以中国人民大学“抢救民间家书项目”为例,探讨通过档案化管理加强民间家书抢救保护的路径。   二、民间家书档案化管理分析   民间家书形成、保管于民间,涉及写信者、收信者、收藏者等多个主体。与名人家书保管相比,目前民间家书总体上存在着保管分散、保管条件较差、随意丢弃的现象。为了让民家家书得到科学管理、妥善保管、有效利用,本文将民间家书作为档案资源,从档案化管理的角度对民间家书进行抢救保护。   (一)民间家书的征集   民间家书大多散存在老百姓手中,若要发挥其社会价值,则需要通过征集方式,将民间家书集中起来。“抢救民间家书项目”一是得到了国家博物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遗产抢救办公室、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文物报社和《炎黄春秋》杂志社的支持。二是基于文化遗产的传承,寻求到费孝通、季羡林、任继愈等46位学者的支持。三是得益于媒体的宣传。新华社、中新社、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读者》、《炎黄春秋》杂志社、新华网、新浪网等媒体均对抢救民间家书项目进行了深入报道。[3]在多方力量的推动下,持有者纷纷将家书捐赠给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据统计,自2005年该项目启动至今,已征集到民间家书五万余封,并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上升。   (二)民间家书的整理   1.总体上按照时间进行分类标记。目前,“抢救民间家书项目”征集到的家书时间跨度达200年,且不同时间段的家书数量、保管状况、载体不同,按时间划分不仅便于归类,更利于对不同载体类型及保管状况的民间家书进行修复和保管。因此,按照时间可将其分成古代家书(1840年鸦片战争前)、近代家书(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现代家书(1949年10月以后)三类。   2.细化后仍按照时间分类标记。由于收集到的民家家书数量较大且不断扩充,因此有必要将每一大类再进行细分。综合各种中国历史阶段的划分标准以及所征集到的家书情况,按照时间将古代家书分为:先秦家书、秦汉家书、三国两晋南北朝家书、隋唐五代家书、两宋辽夏金家书、元代家书、明代家书、清代家书八类。近代家书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