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南,居工程让居者安心
云南,安居工程让居者安心
从云南曲靖到昆明打工的小刘一家,今年5月搬进了位于官渡区金马街道办的昆明盛惠园小区52平方米的公租房。小刘的家在18楼,空气流通、视野好,小区环境也不错。每月房租688元,对他们来说还负担得起,对能在昆明安下这个小家他们很开心。
中国论文网 /6/viewhtm
随着云南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外来打工者在城市找到了“家”的感觉;越来越多的人也从自家住房条件改善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发展的红利。
好政策让百姓满意
征拆难、筹资难、融资难……这是很多城市建设保障房项目都会遇到的难题。为了破解这一系列问题,云南全省上下都在积极行动,省委、省政府发布政策加强顶层设计;各地积极完善配套政策,将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纳入当地党委、政府重点督查和考核的项目强力推动,确保项目的有效推进。
杨光宇是昆明??官渡区金马街道办事处城改办的一名工作人员,年轻的他对辖区内的棚改、城改、保障房、拆违项目如数家珍。杨光宇说:“我们是最基层的工作人员,每天都要面对老百姓,熟到社区的大爹大妈们都能叫得出我们的名字。现在城市发展速度快,金马片区近几年变化特别大,我们工作压力也不断加大。只有协调好各方关系,才能快速推动项目建设,让老百姓的生活环境早一点得到改善。”
金马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段映峰说:“过去征拆难是因为机制不够健全。如今我们对每一个涉及土地、房屋的项目都会全面地进行考虑,房子没拆前就要想好怎么安置,房子在建时就要想好怎么分配,尽量让老百姓感到满意。”
与盛惠园一条马路之隔的是昆明市的另一个回迁安置项目――东旭骏城。项目在运行过程中,融合了省、市、区各方力量,既起到了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的作用,还带动了城市环境提升,顺利地安置1060户居民。
50出头的王桂华是东旭骏城的回迁户之一,听说东旭骏城已经涨到每平方米8000多元,他感到非常开心。王桂华说:“以前城中村的生活一去不返了,我也成了时尚昆明的一分子。”
在云南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许多像王桂华一样的人因一套房子改变了生活方式。
“再也不用担心大风吹走房顶了”
云南绿春县的拉祜族直接从原始社会迈入现代社会,他们的聚居区属于深度贫困地区。当地政府引导拉祜族群众逐渐摆脱贫困,首先从易地搬迁开始。
拉祜寨有33户167人,全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部分住在简易棚,有些群众甚至还不会说汉话,201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不足2000元,人均存粮不足100公斤,是全县最典型的“民族直过区”特困村,也是云南的深度贫困地区。
“小时候常常外出打猎,晚上就睡在树干上;后来搬出大山,才真的算是有了房。”平河镇大头村拉祜寨村小组长王先山说。
“要干,就从最难的干起。”为啃下这块“硬骨头”,绿春县以易地搬迁、安居工程为抓手,2016年统规统建20户,改造提升13户,实现了人畜分离、厨卫入户。
走进拉祜寨,坐落在山头的两层抗震安居房显得挺气派。房子由政府出资建设,连床都是政府出钱购买。
即便买了床,起初不少拉祜人却没睡在床上。“有的睡在火堆旁,有的干脆睡在床底下。”王先山说,习惯了野外生活的拉祜人虽然搬了新家,最初原有习惯却并未改变。“睡了大半辈子,想改哪那么容易?”
不过,搬家那天全村人挺积极。“冬天冷,新房子好歹能遮风挡雨。”王先山解释。
让王先山最高兴的是,“住了新房,再也不用担心大风吹走房顶了。”
棚户区旧貌换颜
从云南大理前往保山的路边上,一处突起的地势,杂乱老旧低矮的红砖房,与不远处明亮的楼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里名为苗圃山,位于大理市最西南端,国道与大保高速进入下关的门户位置,同时也是大理市下关老城区。
2015年9月,大理市委市政府与云南城投集团签订了《大理市西洱河文化景观旅游区建设及周边棚户区改造项目合作开发框架协议》并共同出资成立了云南城投大理城市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金5亿元,计划在3―5年内启动实施以西洱河为轴心的9大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及相关基础配套提升建设项目,改造规划占地2692.62亩,棚户区占地1943.35亩,征收户数14309户,计划完成投资规模约180亿元。
消息一传出,在大理引起了当地网友的关注,尤其是苗圃山片区的棚户改造。一位网友说:“苗圃这片的房子,配套不全,区位差,说实话能看上来改造的开发商不多,能借此机会,旧房换新房真是太好了。”
去年,李生斌和同事为大理棚户区进行改造前的准备工作,到大理市环城南路苗圃山进行了前期调研。“第一次到苗圃山时,让我印象深刻。”李生斌说,从这片杂乱的老城看过去,大都是五六十年代标志性的红砖房,由于配套设施不完善,路上有的地方污水横流,垃圾成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