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万菊叶斑病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其抑菌药剂研究.docVIP

云南万菊叶斑病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其抑菌药剂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南万菊叶斑病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其抑菌药剂研究

云南万寿菊叶斑病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其抑菌药剂研究   摘要:以万寿菊叶斑病病菌WY1为供试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酸碱度、光照和湿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并在室内筛选有效抑菌药剂。结果表明:该病原菌最佳培养条件为玉米琼脂培养基,以葡萄糖为碳源,甘氨酸为氮源,最适温度为25 ℃,最佳pH值为10,全光照,最适湿度范围为50%~60%。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和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抑菌效果较好,抑制率达100%。此结论可为云南万寿菊叶斑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关键词:万寿菊;叶斑病;生物学特性;药剂筛选;生长速率法   中图分类号: S436.8+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11-0157-03   万寿菊(Tagetes erecta)是一种适应性广的草本花卉,花中的天然色素可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医药等领域[1]。万寿??原产于墨西哥[1],现已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在我国的北京、吉林、甘肃、湖北、云南等地均已有大面积栽种,但各产区都受到万寿菊叶斑病的严重危害。据报道,万寿菊叶斑病病原菌共有6种:百日菊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zinniae)[2]、万寿菊链格孢(A. tagetica)[3-6]、芸?_链格孢(A. brassicae)[7]、链格孢(A. alternata)[8]、石竹链格孢(A. gypsophilae)[9]、细极链格孢(A. tenuissima)[10]。笔者研究发现,云南省万寿菊叶斑病是由芸薹生链格孢(A. brassicicola)引起[11],其病原菌与其他地区的报道均不一致,有必要对其生物学特性及杀菌剂进行系统研究,进而为有效防治此病害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从云南省蒙自市鸣鹫镇万寿菊种植基地采集症状典型的万寿菊叶斑病病叶,采用常规组织分离和单孢分离法进行分离纯化[12],获得的菌株(WY1)于斜面培养基上低温(4 ℃)保存。   1.2 供试培养基   马铃薯葡萄糖(PDA)培养基:马铃薯200 g、葡萄糖16 g、琼脂粉20 g、蒸馏水1 000 mL;马铃薯蔗糖(PSA)培养基:马铃薯200 g、蔗糖16 g、琼脂粉 20 g、蒸馏水1 000 mL;玉米琼脂(MA)培养基:玉米30 g、琼脂粉17 g、蒸馏水1 000 mL;小麦琼脂(WA)培养基:小麦30 g、琼脂粉20 g、蒸馏水 1 000 mL;胡萝卜琼脂(CA)培养基:胡萝卜200 g、琼脂粉 20 g、蒸馏水1 000 mL;察氏(CM)培养基:硝酸钠2 g、磷酸二氢钾1 g、氯化钾0.5 g、硫酸?V0.5 g、硫酸铁0.01 g、蔗糖 30 g、琼脂粉20 g、蒸馏水1 000 mL。上述培养基配制好后均于121 ℃高压灭菌25 min。   1.3 试剂   碳源(可溶性淀粉、α-乳糖、麦芽糖、葡萄糖、鼠李糖、木糖醇、D-甘露醇)、氮源(硫酸铵、硝酸铵、磷酸二氢铵、酵母膏、牛肉膏、蛋白胨、甘氨酸、尿素),0.1% HCl、0.1% NaOH溶液。试剂均为分析纯。   1.4 供试杀菌剂   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上述材料均购自农贸市场及试剂公司。   1.5 不同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将其病菌在PDA平板培养基中,25 ℃扩大培养7 d,在培养基同一半径周围用打孔器取直径为5 mm的菌块,同时接种于PDA、CM、MA、WA、CA 5种培养基平板中央,设3次重复,在25 ℃下恒温培养7 d,十字交叉法测定菌落直径[10]。   1.6 不同碳源、氮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以察氏(Czapek-Dox Medium)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分别用相等质量分数的碳(可溶性淀粉、α-乳糖、麦芽糖、葡萄糖、鼠李糖、木糖醇、D-甘露醇)和氮(硫酸铵、硝酸铵、磷酸二氢铵、酵母膏、牛肉膏、蛋白胨、甘氨酸、尿素)替换蔗糖和硝酸钠,设不加碳、氮为对照[10],接种及测量方法同“1.5”节。   1.7 不同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以PDA为供试培养基,接种后分别在10、15、20、25、30、35、40 ℃下恒温培养[10],接种及测量方法同“1.5”节。   1.8 不同pH值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以PDA为供试培养基,分别用0.1%盐酸及0.1%氢氧化钠溶液将pH值调至3、4、5、6、7、8、9、10[10],接种及测量方法同“1.5”节。   1.9 光照对菌丝生长的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