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喻翻研究以朱自清散文英译为例
明喻翻译研究以朱自清散文英译为例 〔摘要〕明喻是一种最基本的、最常用的修辞方法。随着现代隐喻学的兴起和发展,明喻的研究备受冷落。同理,明喻翻译的有关研究也远远重视不够。研究采取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选取朱自清五篇代表性散文中的明喻作为研究对象,从明喻的结构、功能和类型三个层面探讨明喻的翻译策略,结果表明,明喻在结构上越典型,在句中起后置修饰语的功能,且语义类比项之间的分离程度越高,直译策略或者保留原文意象的方法就越多,反之则翻译方法越多样。本研究旨在阐明明喻特征与翻译策略之间的关系,为如何在翻译实践中进行修辞翻译提供依据。 中国论文网 /4/viewhtm 〔关键词〕明喻;翻译;朱自清散文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17)05-0029-07 引 言 在修辞学领域里,明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段,通常与隐喻放在一起来讨论研究。然而,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与发展,隐喻辞格被提升到人类基本认知思维方式的高度来加以研究探讨。一时间,隐喻研究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种种分支,如隐喻认知、隐喻能力、概念隐喻、语法隐喻、空间隐喻和情感隐喻等等,成为认知语言学中一门显学。与热闹非凡的隐喻研究相比,明喻研究则显得格外冷清,无人问津①。不仅如此,在现代隐喻理论中,明喻被看作是隐喻的一种[1]。学术界普遍认为,明喻包含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要素,多数情况下带有喻底(即本体与喻体的相似之处),类比关系单一,因而简单易懂;而隐喻在表达形式上灵活多样,其涵义带有很大的模糊性和不可穷尽的特点[2]。因此,对隐喻投入更多的研究关注也就不足为奇。与此相联系,有关隐喻的翻译研究也远远多于明喻的翻译研究,如Newmark[3](84-96),SnellHornby[4](55-64),Toury[5](81-84),张美芳[6],刘法公[7]。 一、 明喻翻译文献回顾 就明喻的翻译策略而言,国内外都提出过针对性的见解。Newmark为普通隐喻(stock metaphor)提供了七种翻译策略:1) Reproducing the same image in the TL;2) Replace the image in the SL with a standard TL image;3) Translation of metaphor by simile;4) Translation of mataphor (or simile) by simile plus sense;5) Conversion of metaphor to sense;6) Deletion; 7) Same metaphor combined with sense[3](88-91)。从这七中策略中可以看出,Newmark本人是将simile和metaphor放在一起讨论。Larson曾提出三种策略: 1) Substitute a simile of the receptor language which has the same meaning(替换比喻,保留意义);2) keep the same simile and explain the meaning, that is, the topic and/or point of similarity may be added(直译明喻,解释意义);and 3) translate the meaning of the simile without keeping the metaphorical imagery(舍弃比喻,保留意义)[8](246)。意大利学者Patrizia Pierini对明喻以及明喻翻译的研究更为全面,总结了六种策略:1) Literal translation(直译);2) Vehicle replacement with another in the TT(喻体替换);3) Simile reduction to its sense(将明喻译出本义);4) Vehicle retention and explicitation of similarity points(保留喻体,增译喻底说明);5) Vehicle replacement using a gloss(以注?替换喻体);6) Simile Omission(忽略不译)[9](31)。这三位学者所提出的策略也成为国外研究具体文本中明喻翻译的理论基础,如Zohdi and Rostami Abou Saeedi[10],Fadaee[11], Ramli, [12],Oliynyk[13]。我国学者也提出了与之类似的翻译策略,冯国华指出:“在语篇翻译中涉及譬喻时,必须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