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80年来国内官箴书研究述评
1980年以来国内官箴书研究述评 摘 要 官箴文献虽然产生较早,但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被我国学者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现象加以研究。到目前为止,我国学者对古代官箴书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对官箴概念的探讨,研究者着重从概念的界定、内容、形式、起源与演变四个方面来对官箴进行界定;其次是对官箴书的具体研究,我国学者较侧重于文本的内容与思想的解读;最后是理论视角的转换,新的理论视角为我国官箴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而国内关于官箴文献的整理与出版,则多出于资世的视角。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关键词 官箴书 从政遗规 官箴书中的思想 分类号 G256.1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6.09.017 Abstract The official books were born quite early in the history. However, it’s not until 1980s did the official books begin to be studied as an independent cultural phenomenon by the scholars in China. So far, the study of the ancient official books by Chinese scholars has gone through three stages. The first stage is to discuss its concept from four aspects including the definition, content, form, as well as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The second stage is the specific research on the official books, which focuses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tent and ideas of the texts. The last stage is the conversion of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which injects new vitality into the research on official books in China. The domestic compilation and publication of official books is mostly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government and society. Keywords Official book. Politics Regulation. Ideas in the official book. 长久以来,官箴一直被视为一种“资治”的实用书籍而广泛传播。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官箴文献始被一部分历史学者作为研究中国地方行政问题的社会史资料广泛使用。八十年代始,官箴文献才被学者视为一种系统的社会文化现象独立研究。1985年,高成元在《天津社会科学》发表了《官箴的研究》,最早对官箴进行了介绍。迄今,学术界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关于官箴的研究大致经历了对官箴文献的界定、官箴中思想与观念的研究以及新的理论角度的研究三个阶段。 1 何谓“官箴”? 尽管自《四库全书总目》始,目录学者已开始关注并收集“官箴”类文献,但至今仍无一完整的官箴目录。现代研究者也只能在部分目录学著作的基础上,参以自己的理解对官箴文献进行估量,结果产生了巨大的差异。如彭忠德认为官箴书数量约有80余种[1],刘俊文认为现存的官箴书有300余种[2],而崔宪涛则认为“有清一代流传下来的官箴书,达五百余种之多”[3]。因此,若要对这类文献进行深入研究,如何界定官箴文献即成为研究者首要解决的问题。高成元试图从官箴的内涵及其演变、内容、形式等方面对官箴文献进行界定,他之后的研究者亦遵循了这一思路。 1.1 官箴概念的界定 最早对官箴概念做出解释的是《辞海》,它根据预设读者的不同对官箴进行界定:“百官对王所进的箴言。《左传?襄公四年》‘辛甲命百官,官箴王阙’。杜预注为‘使百官各为箴辞戒王过。’……后世因称官吏之戒为‘官箴’,如称官吏善良的为‘不辱官箴’,不善的为‘有玷官箴’。”[4]《辞海》的这一解释颇具代表性,现代学者如高成元、葛全、罗超等都持此论。除此之外,还有学者从“官箴”词义的本身来理解官箴文献,如郭成伟指出:“官箴的‘箴’字,是规劝,告诫的意思;‘官’字,则是‘从政’的意思,二者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