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镇生经,中俄早期民间贸易双城记.docVIP

两镇生经,中俄早期民间贸易双城记.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镇生经,中俄早期民间贸易双城记

两镇生意经,中俄早期民间贸易双城记   乌苏镇,是最早将太阳迎进祖国的地方,被称为“东方第一镇”。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乌苏镇与卡扎克维茨沃小镇隔江相望,开创了最早的中俄民间贸易双城记。   今天,乌苏镇已纳入东极旅游项目规划中,将成为抚远文化旅游的一个亮点。   抚远的乌苏镇与俄罗斯远东边城卡扎克维茨沃隔江相望,相隔仅3公里,它开创了最早的中俄民间贸易双城记。   乌苏镇,距离抚远县城东南70公里,位于黑龙江抚远水道和乌苏里江汇合处上游2公里,东望俄罗斯卡扎克维茨沃和黑瞎子岛。因地处中国疆域最东端,是最早将太阳迎进祖国的地方,故被人们称为“东方第一镇”。   清朝中期,从临江府迁徒来的7户农民开始在这儿拓荒,依靠抚远三角洲和乌苏里江的渔业资源维持生计。清朝末年,乌苏镇上又迁来几家商号,如福茂源、裕丰太、荣香酒行都是当时有??的商号,主要经营粗织布、盐、烧酒、收购皮张等生意。纷至沓来的朝鲜人和俄国人,曾使这座商业小镇热闹非凡、声名远扬。   民国初年,山东、河北的一些逃荒者也流落到这里,并在乌苏镇、黑瞎子岛上居住下来,加入到商业贸易中。当时乌苏镇有福源茂等商号9家、杂货店10余户;镇上生活着1500余人,与对岸的俄罗斯人进行易货贸易。通常夏季划船,冬季骑马或坐狗爬犁运送货物和日用品,民间贸易市场非常活跃。   那时候,孙忠彦家的??子行(用杂树截成木段劈成的柴禾)也在乌苏镇开了一家分号。今年88岁的孙忠彦老人依旧清晰记得,自己老家是河北清安县人,祖太爷与爷爷靠烧木炭创下家业,开了抚远唯一一家??子行。每年冬天,??子行的100多架马爬犁,有一半是往乌苏镇分号送??子,赶爬犁的人和马在乌苏镇休息一夜,第二天起早再将??子送到乌苏里江对岸卡扎克维斯沃小镇上去。   孙家??子行夏天将??子卖给江上俄罗斯人跑火轮的货船,冬天用马拉爬犁送去哈巴罗夫斯克和卡扎克维茨沃,卖给居民做烧材取暖用。孙大爷说:“俄国男人懒,冬天不愿意上山砍柴,也就成全了我家生意。那时候抚远归依兰管辖,老百姓与俄国人做生意很自由。不管是哈巴来的,还是乌苏镇那边来的,人们主要是换东西,就是电视里说的民间易货贸易。只要不惹事儿,官家一般不管你。”   乌苏镇与卡扎克维茨沃和谐的民间易货贸易,在1929年秋天嘎然而止。1921年10月,东北军混成旅35团步兵第2营驻防抚远县城,所属7连进驻乌苏镇,从此乌苏镇成为军事防守要地;1929年,东北军主帅张学良一心想收回清末民初俄国人建在东北的中东铁路使用权,遭到俄国人拒绝就武装索回。随之“中东路事件”爆发,苏联在满洲里、同江等地进攻中国。   1929年9月6日下午,苏军向乌苏镇发动全面进攻,中国东北军第九旅42团2营7、8两个连的官兵,在营副官国占奎的指挥下奋起反抗,终因寡不敌众,乌苏镇失守,中国守军百余人全部阵亡。乌苏镇在苏军的炮火中变成一片废墟。中东路事件调停之后,苏军撤出了乌苏镇。而借此事件占领黑瞎子岛的苏联军队却一直驻军到2008年10月,黑瞎子岛一半领土才回归中国。   我慕名前往乌苏镇,只看见一个院子、一个哨所、一个捕鱼滩地,在盛夏晴朗的天空下寂静相守,已找不到一丝90多年前的繁荣痕迹。乌苏镇下游2公里的东极广场却是热闹非凡。自从黑瞎子岛回归以后,抚远县就开始打造乌苏镇东极广场旅游项目。站在广场中国鼓楼式的观景台上,对面的卡扎克维茨沃小镇一览无余,充满俄罗斯风情的民居建筑近在眼前。   从乌苏镇到通江口的东极广场,沿江滩地上开着两三家小饭馆和店铺,唯有刘佳那间紧挨广场的商店经营着俄罗斯烟酒和各种旅游纪念品。今年27岁的刘佳家住抚远县城,一般每天早上6点开着私家车,赶往东极广场上班。如遇见露营的驴友多时,刘佳就摆个夜宵摊,做些东北菜,额外赚些收入。   每年4月中旬到10月初,是东极广场的旅游旺季。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冬天来得早些,11月份就下大雪开始封江了。刘佳就与那些经营饭馆、商店的老板们全回县城“猫冬”去了。100年前四季热闹的乌苏镇已经走远了。   如果说刘佳是迁徙做生意的“候鸟”,那么毕彩霞则是扎根坚守的“留鸟”。今年54岁的毕彩霞在乌苏镇做生意已有10多年了,她曾经有好几年冬天也留在小岛上经营着自家的“赫哲渔馆”,为来观光旅游的客人提供热情服务。每个到她家餐馆吃饭的游客都对她快言快语的勤劳劲儿印象深刻,也都会记住她临别时的那句热心话:“再到乌苏镇,别忘了来串门”。   毕彩霞原来在抚远县供销公司工作,1994年下岗了。这位倔强的赫哲族女人听说县里号召发展旅游业,就和丈夫一起到乌苏镇租下废弃的厂房,开了一家“乌苏镇旅馆”。由于东方第一镇的特殊位置,游人逐年增多,小店的生意也很红火。谁料2002年7月,丈夫患上绝症医治无效,扔下她和女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