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济世仁术扬民族瑰宝.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承济世仁术扬民族瑰宝

承济世仁术,扬民族瑰宝   潜心气功终无悔 中国论文网 /6/viewhtm  先生早年毕业于上海新中国医学院,新中国成立后,曾在法院任书记员,五六十年代就职于上海市气功疗养所;后调入龙华医院肺科,与肺科名家邵长荣等一起从事中医药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研究;70年代后期回到气功行列,调入上海市气功研究所的前身――上海中医研究所,专事医学气功的文献与临床研究;退休后,在尽享天伦之乐的同时,继续在气功园里笔耕,直至生命的最后。可谓生命不息,气功不止。在长达四十余年的气功生涯中,先生兢兢业业、精勤不倦,为祖国的气功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气功疗养所工作期间,也正是百年气功的第一个发展高潮,先生作为陈涛所长的助手,参与了三线放松功、新编八段锦的创编,气功培训教材的编写;以学术秘书的身份协助陈涛所长,建立了上海中医学会气功学组并开展了不少学术研讨活动。三线放松功功理的丝丝入扣,新编八段锦各节名称的朗朗上口……折射出了先生扎实的理论功底与气功修养;上海市气功疗养所学术地位的确立,也倾注了先生的大量心血。   调入中医研究所工作之时,正值气功发展的第二个高潮,先生先定编于《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气功学》卷编委会,作为该书副主编除协助主编林雅谷先生做好气功历史与传统理论、传统功法的统稿、审稿外,还亲自执笔撰写了许多重要条目。值得一提的是,该书编委会云集了包括刘贵珍及其弟子吴伯平等在内的国内多位气功名家翘楚。工作期间,先生的学识与修养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并由此确立了他在这一领域的学术地位。编撰工作基本结束后,由先生领衔组建了国内唯一的气功文献情报研究室,并亲任研究室主任直至退休。其间,一大批科研成果诞生于此。编撰出版了许多有影响的气功书籍;在先生指导下形成框架的“气功史成立室”几经更新,业已成为一家业内小有名声的专业博物馆;由先生倡导且题写刊名的《气功医疗与科研动态》,发行至今。   著书立说青史垂   20世纪80年代开始,先生先后撰写并出版了不少气功专业书籍,其中在业内外最具影响的是《中国气功学》和《实用中医气功学》。客观地说,最早提出“气功学”一词的或为《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编委会,从原卫生部部长钱信忠为《全书》所作的序来分析,“气功学”概念提出的具体时间应当在1978年至1982年11月间。但一般读者,甚至业内人员对这一概念的接触与了解,则始于先生的《中国气功学》,该书由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于1983年,它实现了气功由“术”向“学”的飞跃。先生的这部著作出版后,各种冠以“气功学”的书籍大量出版,如《医学气功学》《体育气功学》《养生气功学》等等。先生的《实用中医气功学》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系列丛书之一,这部一百一十余万字的著作,囊括了气功基础、功法、临床、科研及文献等内容,可谓那个时期的气功“大全”,其对气功概念的诠释、气功发展史的介绍、气功功法六大流派的划分,至今仍被众多学者所首肯,并被许多学术论文与专著引用。此外,先生主编的《实用医学气功辞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气功养生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90)、《气功问答》(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等,也是当时颇受气功爱好者欢迎的书籍。先生的论文大致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论述传统静功,如放松功、周天功等;二是论述气功研究的方法学问题。综合这些著作与论文,笔者以为,其学术思想与治学理念有着鲜明的特点。   (一)治学严谨,旁征博引   先生严谨治学的作风,可以从他关于古代气功起源时间的确定中窥见一斑。先生认为,中国气功起源于四千多年前的唐尧时代。为了确立这一论点,“在没有直接文献证据”的情况下,他以“几个间接文献的互相佐证……作为立论的依据”。这些间接文献包括了《尚书》《史记》等史书,《吕氏春秋》等杂家著作,《黄帝内经》等医书,舞蹈纹彩陶盆等出土文物,它们之间相互印证、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较为严密的“证据链”。与那些只凭片言只语“断定”气功起源者相比,如以《黄帝内经》有气功论述而认为气功与中医“同岁”、以《安般守意经》有气功内容而认为气功起源于汉代、以比照古印度瑜伽起源而认为气功有七八千年历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然,这与先生广博的学识和博览群书的良好习惯是分不开的。新中国医学院老师为其打下的中医功底和小学功底,法院工作期间养成的法学与社会学知识,医疗实践中积累的临床经验及医德修养,为其治学夯实了扎实的基础。先生的博览群书,可从其寓所的藏书略知一二。凡去过先生寓所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地处上海市中心马当路的那套简陋的住宅,简直就是一个藏书室,无论是床底下、餐桌下,还是衣柜旁、墙角边……大凡屋内所有空间全部让位于书,先生本人更是书不释手、好学不倦,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书淫”。   (二)史观清晰,实事求是   大凡对于一个研究历史者而言,要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