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类学视野下青海於菟祭祀舞蹈文化解读
人类学视野下青海於菟祭祀舞蹈文化解读 [摘 要] 本文试图通过对青海同仁土族“於菟”祭祀舞蹈仪式的起源、过程进行探究,分析其对当地土族人民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进而用人类学传播学派的观点对这一文化现象进行解读,从中找出其与巴楚文化的关联性。 [关键词] 人类学;於菟;文化解读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河湟地区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13CSH062)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 J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8-375-2 在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都要举行“六月会”,这是原始而古老的敬神祭祀仪式,也是神人同乐的狂欢活动,人们把平时供奉在庙里的神像请到人群中,将福赐给敬奉它的人们。而每年的农历十一月二十日,是同仁县年都乎村古老的图腾舞蹈――於菟的表演日,人们通过跳於菟这种祭祀舞蹈来祈祷着幸福安宁的生活,祈求风调雨顺,追求创造着自己的幸福生活。按照人类学的观点,自然崇拜是史前人类主体和自然客观体之间极不平衡的或极不对称的情况下,早期人类为实现自身的生存与繁衍而展开的实践活动的产物。青海土族“於菟”舞同自然崇拜和神灵崇拜密不可分,因此从人类学的角度分析“於菟”祭祀舞蹈并对其进行文化上的解读很有意义。 一、於菟舞蹈祭祀仪式的起源 关于於菟舞蹈祭祀仪式的起源没有可靠的文献记载,不过关于於菟起源的一些民间传说也颇有趣味。传说霍尔(吐谷浑人)王的爱妃得了重病,一直昏迷不醒,招来的医生法师都束手无策。霍尔王忽然想起民间有扮演虎豹跳舞驱除妖魔鬼怪病痛的习俗,于是招来军士化妆成虎豹的模样,在王宫里跳舞驱邪,没想到王妃的病果然好了,于是霍尔王深信於菟舞的神力,下令从此之后每年都要跳於菟,驱除邪魔,以祈求国家风调雨顺,人民安居乐业。从此跳於菟的习俗就在民间传承下来。 还有一种说法是,吐谷浑人的於菟舞后来慢慢消失了,但是在清朝嘉庆年间,河湟地区发生了一场大瘟疫,死了很多人,出生在年都乎村拉卜楞寺的第三世嘉木祥主持大活佛为了使百姓摆脱邪魔,主持恢复了民间於菟舞的祭祀仪式,后来瘟疫结束了,从此之后200多年来,年都乎村的於菟舞的祭祀仪式就相沿成习,再也没有中断过。 二、於菟舞蹈祭祀仪式的过程 年都乎村的於菟舞的舞者是从本村群众中挑选7名身体健壮的成年男子,来到山神庙,在村内巫师“拉哇”的主持下,脱去上衣、挽起裤管,用黑墨汁或锅底黑灰在面部画上虎头像,前胸、后背及腿部均涂成虎皮斑纹(有时前胸及后背也涂成虎头像),装扮成老虎。扮演者还要用画有符咒的白纸条把头发扎拢,双手再各执一根约长1米多左右带钩的棘枝作为道具。手持单面羊皮鼓的“拉哇”是祭祀山神跳“於菟”舞的主持者,并有一锣手随行陪同伴奏。 当山神庙的庙主吹响海螺以后,“於菟”扮演者与围观群众聚集在山神庙内,祭神仪式正式开始。“拉哇”击鼓诵经,表演者列纵队面向庙内山神及二郎神等诸神像前,单腿跪地倾听。在此期间,庙主不断地给“於菟”们饮酒,於菟们从此不再与人言语。听罢祷词经文以后,於菟在庙院内结队围圈起舞,其舞姿为单腿雀跃式、左右侧身摇摆作猛虎状,其动作以垫步吸腿跳为多,粗犷古朴。於菟们跳了约半个小时以后,庙外鸣响鞭炮,将於菟们送下山去。于是,於菟们奔下山坡,径直入村,舍门越墙进入各家院落,无所顾忌地在室内寻觅食物。每年至此时,村民们都提前备好肉、饼等食品置于室内桌上,待於菟来食用。於菟们觅得食物时衔于口内,并摇头摆尾作老虎吞食状。若遇家有病人卧床,於菟则跳上炕,跨越病人驱体数次,以示将缠身的病魔驱除,使病人早日康复。於菟不论从谁家拿走食品,主人都不能表示反对,反而认为於菟赶走了隐藏在他家的妖魔,来年定会人畜平安、吉祥如意。因此,脸上都显出喜悦之色。若有谁家被遗漏,主人便把食物拿出来送给於菟,意思是於菟也去过他家,来年可与村民们共享平安丰年之乐。 於菟们完成了到各家的活动以后,个个口衔肉块,双手各执串满圈饼“曲连”的棘枝,兴高采烈地结队汇集于村内巷道里,然后舞蹈出村。这时村民们再次放炮,於菟们做惊恐状,仓惶逃窜,来到村外河沟,用冰冷的河水洗净面部及身上的斑纹,同时也意味着洗除了从村民家里带出来的妖气。巫师和锣手也同时在村外河滩诵经焚纸,示意已把妖魔彻底除尽。围观群众各自回家,於菟们则住进附近的磨房等处,尽情享受“掠”来之物,两天后方可回村。祭祀山神的於菟舞才告结束。 三、於菟祭祀仪式舞蹈在土族社会中的作用 任何文化的产生都是以人类的需要服务为依据。“舞蹈因语境而有语义,也因语境而形成其功能。”於菟祭祀舞蹈这一文化形式也不例外,它在当地人们的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强化当地人们的信仰。崇拜山神是土族人民的宗教信仰之一。土族於菟舞祭祀仪式形成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