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省文物研究会与哈尔滨白俄俄文老档.docVIP

东省文物研究会与哈尔滨白俄俄文老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省文物研究会与哈尔滨白俄俄文老档

东省文物研究会与哈尔滨白俄俄文老档   [摘 要]俄文老档是上世纪初期经东省文物研究会收藏的旅居哈尔滨的“白俄”留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开发这些文献对今天的哈尔滨发展建设有着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东省文物研究会;白俄;哈尔滨;历史文献   近代的哈尔滨之所以享有“东方莫斯科”的盛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里曾经生活了数以万计主要来自俄罗斯和部分来自其它欧洲国家的犹太人和“白俄”。由于哈尔滨本地居民很难区分他们,故不论犹太人还是俄罗斯人统称其为“哈尔滨白俄”,简称之“白俄”。   一、白俄与出版   来自俄罗斯等国的犹太人,主要是因为近代兴起于俄国和巴尔干半岛并发展到奥匈帝国和法国等国的反犹太主义浪潮。由于十九世纪末,沙俄将反犹太主义作为一项国策,开始对犹太人进行变本加厉的迫害,尤其是1881年3月13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Александр II Николаевич,1818~1881)被刺,因涉嫌被捕者中有一名犹太妇女,于是一场空前的反犹风暴骤起。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继承者亚历山大三世(Александр III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1845~1894)在其顾问康斯坦丁?波贝多诺斯切夫(Konstantin Pobedonostsev,1827~1907) “消灭三分之一犹太人、驱逐三分之一犹太人和同化三分之一犹太人”的疯狂计划的影响下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的反犹政策[1]。犹太人遭到大群暴民的袭击、驱赶和残杀。受俄国的影响,乌克兰、罗马尼亚、匈牙利等许多东欧国家也发生了类似的排犹活动。造成大批犹太人逃离俄、乌等国,其中一部分到了中国上海和哈尔滨等地。   从十九世纪末开始,沙俄开始在北满修建“东清铁路”,开始向铁路沿线,尤其是铁路枢纽哈尔滨移民。十月革命以后,大批沙俄军人、贵族和平民避难至哈尔滨,使哈尔滨成为俄国境外最大的俄国人聚居地。   1917年11月15日,苏俄人民委员会颁布了《俄国各族人民权利宣言》,强调各民族的权利平等及民族自决的自由权,但好景不长,1924年起,斯大林(Иосиф 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 Сталин,1878~1953)为清除以犹太人托洛茨基(ЛевДавидович Троцкий,1879~1940)为首的反对力量时实施了一系列排犹主义政策,这一政策直接导致了大规模的犹太外迁移民,其中有80%移向了美国,一少部分来到中国的哈尔滨。   以上各色人等,就是生活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叶的被统称为“白俄”的主要成分。   白俄来到哈尔滨,为了谋生,主要从事经商,手工业,少数人从事艺术与教育,开办学校、剧院、舞场等,还有一些人从事报业,其创办的媒体,逐渐成为哈尔滨开埠以来最活跃的出版与发行机构。   二、哈尔滨白俄与俄文老档   所谓的俄文老档,就是哈尔滨二十世纪上半叶外文出版物的统称,因为其作为珍贵的档案资料封存于黑龙江省博物馆又主要由白俄以俄文记录而得名。但“俄文老档”并不仅限于俄文。“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哈尔滨,所出版的日文书报刊,以及这一时期,在哈尔滨市发行出版的英、德、意等语言文字的书报刊,因其数量不多,也被统称为“俄文老档”。   最早创办于中国的俄文报刊是1895年俄国人在汉口创办的《来自东方》,从1895年到1911年,俄国人在中国先后创办俄文期刊29种。   黑龙江省的第一家报纸是1901年8月14日由俄国人帕?罗文斯基(П. Ровенский)创办的俄文日报《哈尔滨每日电讯广告报》,日俄战争(Русско-японская война,1904年2月8日─1905年9月5日)爆发以后,为了争夺中国的东北,日俄两国开始加急向中国东北移民,从而带动了黑龙江省的俄日文期刊的出版发行。   从1901年到“九?一八”事变。不仅“白俄”在哈尔滨开馆办报,“红俄”(1)同样在哈尔滨开办报刊,宣传自己的主张,那些保存在博物馆的红俄的报刊列入俄文老档中。   这样报刊主要有:   从1918年到1945年,只在哈尔滨一地俄国侨民就出版了115种报纸,275种杂志。而这一时期,俄国人在华出版的全部的中、俄文报纸仅为189种,杂志305种。白俄在哈所办的报刊最集中的是1920―1923的三年间,俄国人就在哈尔滨一地新办俄文报刊达110多家[2]。   “俄文老档”中非白俄(或红俄)创办的外文报刊主要有日文报刊:   三、东省文物研究会与俄文老档   1908 年旅居哈尔滨的俄国学者成立“俄国皇家学会哈尔滨分会”,次年2 月又成立了“俄国东方学家协会”。[2]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中国政府为收回中东铁路部分主权,在黑龙江省与吉林省划出一区域,建立“东省特别行政区”,为抵抗俄国对东北文化上的入侵,1922年9月中国政府批准在哈尔滨建立东省文物研究会,19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