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3地层对比及油层沉积相研究5rxeoi.ppt

第8章3地层对比及油层沉积相研究5rxeoi.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8章3地层对比及油层沉积相研究5rxeoi

* * * * * * * * * * * * * * * * * * * ③ 平面相分析 →绘制一系列剖面图、平面图等基础图件; ▲ 单井相分析图 ▲ 剖面对比相分析图 ▲ 地层等厚图 ▲ 砂层厚度等值线图 ▲ 砂层厚度系数(砂岩百分含量)等值线图 ▲ 砂层孔隙度等值线图 ▲ 岩石类型或泥岩类型图等 … … →综合分析各类基础图件,确定各沉积相划相标准; →编制沉积相平面分布图,分析沉积相类型和展布。 三、沉积微相研究流程 * 孤东油田三、四区馆上段63砂层过渡型河沉积微相平面图 * 四、沉积微相研究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开发中后期(注水开发) ,油层细分及沉积微相研究是基础。 1.进一步深入认识油砂体层内纵向和平面非均质 性,掌握地下油水运动的规律 ★ 不同沉积成因砂体纵向特点: (1)下切型砂岩 (2)叠加型砂岩 (3)砂坝型砂岩 砂堤砂脊型砂岩 前缘席状砂岩 * ⑴ 下切型砂岩 在河流强烈下切的情况下形成的,韵律性明显,砂岩底部颗粒粗、渗透性高。 水淹表现: 在底部见水快,驱油效率高(高渗段≥70%); 注入水沿油层底部高渗段向前突进; 随注水的倍数增加,水淹厚度增加缓慢; 全部水淹厚度小(一般不超过20%),全层驱 油效率不均匀,呈锯齿状变化。 全层含水率高(可达90%左右); * ⑵ 叠加型砂岩 ①不同时间沉积的砂岩叠加时,一般具有岩性、物性夹层,夹层稳定性不同,油水运动规律、水淹特点不同。 ②叠加砂岩本身性质不同,见水和开采特点不相同: ● 2个河床砂岩相叠加: 一般下边的砂岩先见水,含水高、产量高; 上边的砂岩见水慢一些,含水低、产量低。 ● 其他相带砂岩与河床砂岩相叠加: 一般表现为其他相带砂岩很不易见水或不出油。 ● 见水具有多段性,但每一段水淹厚度都不大。 * ⑶砂坝型,砂堤、砂脊型,前缘席状砂岩 一般多为反韵律性沉积, ● 高渗段多位于砂岩的中上部,个别在底部; ● 总的来说颗粒比较细,高低渗透率差异较小; ● 一般水淹厚度大,层内纵向驱油效率比较均匀; ● 层内见水,各段相对比较均匀。 * 图3-9 油层岩相古地理及油井见水情况图 河道 河床 心滩 河漫 河间 注水井 生产井 主流线 砂岩相 边滩相 滩相 淤泥相 主流线附近含水率上升快;主流线两侧含水率上升慢,高产稳产 注水井排 注水井排 ★油砂体平面非均质性→不同相带油井生产特点不同。 * 2.应用沉积相带掌握高产井的分布规律--以河流相为例 河床主体带(即主流线)易得高产井。但由于层内纵向非均质性严重,油层底部含水率上升快→高产短命。 研究表明,既高产又稳产的油井多出现于 ▲ 河槽下切主流线的凸岸河床一侧; ▲ 边滩部位; ▲ 心滩部位; ▲ 河床内两下切带之间相对高部位; ▲ 河床内两下切带交叉的三角形地区等 特点:● 能明显见注水效果,但注水见效时间稍迟 ● 油井见水晚,含水率上升慢,稳产效果好,高产时间长 * 3. 应用沉积相带选择调整挖潜对象,充分发挥各 种工艺措施的作用 ① 注采系统调整方面:注水井应选择在砂岩下切最深、厚度最大、含水饱和度高的地方---有利于造成: 高注低采(即高渗透处注水,低渗透处采油) 厚注薄采(即油层厚处注水,薄层处采油) 有利于驱油和稳产高产 油砂体的不同部位注水受效和见水顺序不同 →在不同阶段应选择不同的调整挖潜对象; 以沉积相带为基础,以油砂体中油水运动规律作指导 →方可使各种工艺措施充分发挥作用。 * ③ 压裂层位选择:应选在河床下切带的边部、层位相 对高的中低渗透部位。如河床边缘的河漫滩部位等。 ④ 补射孔层位选择:最好选择在砂岩底面较高的部位。 若河床厚砂岩有夹层,则在夹层之上补射效果较好。 ② 在油砂体高含水的主体带部位堵水→有利于提高注水 的利用率,增加侧向驱油能力,有利于侧向扩大注水效果。 * 小 结 1.掌握区域地层对比的方法(或基本原理); 2.掌握油层对比资料的收集、对比依据、程序、对 比单元及方法步骤,并掌握有关概念——标准层、  标志层、沉积旋回及油层对比单元、储集单元等; 能完成给出标准井及简单剖面井的划分对比; 3.了解油层对比成果图表有哪些,掌握编制小层平 面图及其应用; 4.了解油层沉积相研究的方法步骤及其及其应用; * 一、主要基本概念: 沉积旋回 岩性标准层 有效厚度 小层平面图 储集单元 测井

文档评论(0)

bod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