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学-ARDS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 指通气在同步触发窗内由自主呼吸触发,若在同步触发窗内无触发,呼吸机按预置参数送气,间歇控制通气之外的时间允许自主呼吸存在。 能保证一定的通气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允许自主呼吸参与,防止呼吸肌萎缩,对心血管系统影响较小。发生过度通气的可能性较CMV小,间歇控制通气可能出现人机对抗。 压力支持通气(PSV) 预设压力、流率切换的辅助通气模式,通气由患者触发,呼吸机给予压力支持。 呼吸由病人自己控制,人机对抗少;减少患者呼吸功耗;有利于撤机 须设置窒息通气,可能存在通气不足或通气过度 小 结 保护性通气策略,小潮气量VT 5~8ml/kg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PH7.2 PSV+合适呼气末正压(PEEP) 气道平台压30-35cmH2O 治疗目标:PaO2≥60mmHg CPAP、BiPAP 反比通气(IRV) 俯卧位通气 体外膜肺氧合 控制感染 严重感染是影响ARDS预后及病死率的重要 因素。严重感染抗菌药物的用药原则为:早 期、足量、联合、静脉给药。对病原不明的 感染,应尽早使用强而广谱的抗生素,对病 原明确者使用窄谱的敏感抗生素。 液体管理 在维持足够心排出量和组织灌注的前提下,限制输液量为液体负平衡,使肺动脉楔压14mmHg。合并低蛋白血症可应用白蛋白结合利尿剂以达到液体负平衡 糖皮质激素 脓毒血症,严重感染者200-300mg/d,足量 短程使用2-3天 纤维化期的应用 营养支持 ARDS患者处于高代谢状态,给予鼻饲或静脉高营养,及时补充足够热量和蛋白等营养物质,以避免代谢和电解质紊乱。 应尽早开始肠内营养,有助于肠道功能恢复和保持肠黏膜屏障,防止毒素及细菌的移位 重要脏器功能支持:血液净化等 防治并发症:VAP, 气压伤,应激性溃疡等 病因治疗: ①控制致病因素; ②调控机体炎症反应。 思考 PEEP在ARDS治疗中的意义及调节 急性肺水肿与ARDS呼吸机治疗的异同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 南昌大学一附院 概 述 严重感染、休克、创伤及烧伤等非心源性疾病过程中,肺毛细血管内皮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导致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以进行性低氧血症、呼吸窘迫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1914年Pasteur 创伤相关性大片肺不张1945年Burford 创伤性湿肺 1967年Ashbaugh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1985年 病理生理研究 1994年 ALI, ARDS adult →acute 急性而非成人:adult→acute,急性能反映ARDS起病的过程。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与ARDS是连续的病理生理过程。有助于早期识别和早期处理。 ARDS是MODS的肺部表现。 相关疾病与危险因素 直接损伤 ①误吸 ②弥漫性肺部感染 ③肺钝挫伤 ④溺水 ⑤肺栓塞 ⑥放射性肺损伤 间接损伤 ①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 ②严重的非胸部创伤 ③心肺复苏时高灌注 ④大面积烧伤 ⑤急性重症胰腺炎 ⑥严重中枢性损伤 发病机制 SIRS是创伤、感染导致ARDS的共同途径 多种炎症细胞、炎症介质及细胞因子参与 炎症介质和抗炎介质的平衡失调 致病因子 ( 内毒素、创伤等 )激活单核吞噬系统,导致TNF、IL-1、IL-8 等的释放, 后者使中性粒细胞激活, 导致白细胞在肺微循环中趋化、集聚并与血管内皮粘附, 大量释放氧自由基、蛋白水解酶、花生四烯酸类脂质代谢物。这些炎症介质造成肺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 肺血管通透性增高 ,造成肺间质及肺泡水肿。 病理生理 肺容积减少:肺总量、肺活量、潮气量、功能残气量↓↓ 肺顺应性降低:ARDS重要的呼吸力学特征 通气/血流(V/Q)比例失调 通气/血流(V/Q)比例失调 ①生理性分流及真性分流 小气道痉挛收缩——生理性分流 广泛肺不张、肺泡水肿——真性分流。 ②V/Q比值升高(死腔样通气) 肺微血管痉挛或狭窄,广泛肺栓塞,血栓形成。 弥漫性肺毛细血管损害 肺毛细血管内皮损伤 肺CAP通透性↑ 肺顺应性,肺容积↓ 肺间质和肺泡水肿 II型肺泡上皮细胞损伤 肺不张,透明膜形成 V/Q比例失调 弥散功能障碍 缺O2 临床表现 症状:原发病的治疗过程中出现呼吸频数、呼吸窘迫及缺氧症状(烦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一壶清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