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生前身后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生前身后事

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生前身后事   爆发于1894年7月25日的中日甲午战争,以北洋海军全军覆没而告终,从而成为中日两国历史命运的分水岭。时光缓缓流淌,120年过去了,那场战争已经离我们愈发遥远和模糊。在甲午战争120周年前夕,我们重温历史,是为历史不再重演;铭记国耻,是为不再蒙受耻辱。我们在反思甲午耻辱的同时,也应该铭记丁汝昌等忠烈将领的名字,他们是大清海军的落日辉煌。   后裔签名售书   清明节前的一天,前来山东威海刘公岛的游客络绎不绝。   刘公岛上现存的北洋海军提督署、北洋水师学堂、古炮台、铁码头等遗迹,浸透着甲午风云和历史沧桑。上世纪80年代以来,当地政府先后在此建成的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陈列馆里,依然可见北洋海军将士的风姿和誓言。   建于1998年的北洋海军将士名录墙上,镌刻着北洋海军有籍可查的600多位将士和外籍雇员的姓名、职务。初春的阳光,透过名录墙旁的柏树叶子洒在地上,斑斑驳驳,一如120年前的那场战争,既遥远又模糊。   在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陈列馆一楼大厅出口处,立着一块醒目的牌子,上边写着“提督丁汝昌、《甲午海战》作者签售”字样。上边还有丁汝昌后裔丁小龙、丁小明弟兄二人的照片。牌子前摆着一张桌子,上边摆放着一些书籍,几名游客围在桌前。   陪同笔者采访的威海市刘公岛管委会新闻信息中心主任杨强说,丁小龙是丁汝昌第五代孙,旅游旺季里,他从安徽巢湖老家来刘公岛签名售书,其余时间在家务农。今天他有事外出,让一位妇女替他照看摊子。   据山东省历史学会甲午战争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原馆长戚俊杰介绍,丁汝昌是淮军名将,靠军功而升职。1879年,被北洋大臣李鸿章调北洋海防差用。1881年1月,丁汝昌率北洋水师官兵200余人赴英国,接带超勇和扬威巡洋舰回国。   1882年6月,朝鲜京城爆发壬午兵变,国内局势大乱,日本政府决定借机出兵朝鲜。清政府派天津镇总兵丁汝昌率威远、超勇、扬威等舰开赴朝鲜平叛,使日本干涉朝鲜的计划落空。1888年北洋海军成军,在李鸿章的提携下,丁汝昌被朝廷任命为北洋海军提督,成为北洋海军的最高统帅。在黄海海战中,58岁的丁汝昌身先士卒,与敌激战,身负重伤后,仍坐在甲板上指挥战斗。在威海之战中,他拒绝日军的威逼诱降,宁死不屈,表现出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   护卫还原自杀细节   刘公岛上的北洋海军提督署,是丁汝昌殉难的地方。   在甲午战争中,中日海军共有三次交锋,其中丰岛海战揭开了甲午战争的序幕,黄海海战成为战争的重要转折点,威海卫之战则最终铸成了中国在整个战争中的败局。   1894年9月17日,黄海海战开始后不久,丁汝昌即被炮火所伤,但仍坚持坐在甲板上鼓舞士气。经过近5小时的鏖战,中日双方互有损伤。日军一舰被击毁,三舰受重伤,一舰丧失了战斗力。而北洋舰队致远舰、经远舰、超勇舰、扬威舰沉没,广甲舰逃脱后搁浅被毁,其余各舰皆受重创。   1895年2月3日,日军占领威海卫城,丁汝昌坐镇指挥的刘公岛成为孤岛。丁汝昌在刘公岛经过13天殊死搏战,打退了敌人的7次进攻。1895年2月17日,日军攻陷刘公岛。   家住威海北沟村的谷玉霖,曾在来远舰当炮手。来远舰在刘公岛触雷以后,他又调去给丁汝昌当护卫。据谷玉霖在1946年5月18日的口述,日军进攻威海时,清军主要败在陆军。海军提督丁汝昌和威海卫陆军统领戴宗骞不和,有一些海军军官就叫戴统领拉拢去了。日军占领刘公岛南帮炮台后,丁汝昌想坚守刘公岛,就派他的卫士天津人杨发和威海人炮手戚金藻乘筏船到北帮炸毁了炮台和弹药库。他还亲自到北帮炮台邀戴统领商讨攻守大计。戴统领进刘公岛后,感到失守炮台罪责难逃,怕朝廷追究,就自尽了。刘公岛护军张文宣统领也自尽了。丁汝昌先在定远舰,后上定远舰督战,但为投降派所逼,知事已不可为,就从军需官杨白毛处取来烟膏,衣冠整齐,到提督衙门西办公厅后住屋内吞烟自尽。“我当时是在提督衙门站岗的十卫士之一,亲眼所见,所以知道详细。”   当年在镇北舰上当水手的苗秀山,是威海刘公岛人,他本人还参加了威海海战。据苗秀山生前回忆:领头投降的是牛提调(牛昶?),当时派镇北舰去接洽,我也在船上。受降地点在皂埠东海面上。我们船靠近日本船时,只听日本人用中国话呵斥:‘叫你们抛锚啦!”弟兄们都低下头,心里很难受。去接洽投降的中国官有五六个。结果港里十条军舰都归了日本,只留下康济舰运送丁统领等人的灵柩。岛里的官兵都由镇北装出岛外,由日本兵押解到烟台。   一波三折身后事   丁汝昌殉国数日后,1895年2月17日,李鸿章在代奏电文中说:“丁提督于未被围之先,已派员将水师文卷送烟,誓 以必死,孤忠惨烈,极可悯伤……并恳将丁汝昌所得处分开复,以示大公。”   原来,1894年9月20日,北洋舰队在旅顺完成修理返回威海,镇远舰入港时触礁受损。日军进攻旅顺时,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