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载文学季刊第四期
PAGE PAGE 2载《文学季刊》第四期,1934年傀儡戏小史李家瑞一、傀儡戏的起源傀儡戏的起源,通常都以为起自周朝的,因为《列子》《金楼子》都记着偃师刻木人以见周穆王的事。那事的大概是:周穆王西巡狩,有一工人名偃师者,带着他所造的木人,来见周穆王,穆王使他当面作戏。看了甚是欢喜,就叫他的姬妾内御,也来同看。这些木人,只是用眼睛来勾引他的侍妾。穆王大怒,要杀偃师。偃师惧怕,就将木人剖开给穆王看。原来是些革木胶漆所做成的,内面五脏六腑俱全,外面则筋骨皮毛都有。将它合起来,又同生人一样。穆王使偃师将它的心去掉,那它的嘴就不能说话。将它的肝去掉,它的眼就不能看见。将它的肾去掉,它的脚就不能行动。穆王才转怒为喜,用他的贰车把偃师载回去。这记事太神妙了罢?简直成了神话了,难道还可以做根据吗?何况《列子》书,近人都承认它是清谈时代的作品,和《金楼子》的年代差不多。所以这段故事,我们只能认为是魏晋人的传说,不能认为是周朝时候的傀儡戏。还有一事,也是尝被人认为是傀儡戏的起源。这事初见于《乐府杂录》“傀儡子”条下:自昔传云,起于汉高祖在平城为冒顿所围,其城一面即冒顿妻阏氏,兵强于三面。垒中绝食。陈平访知阏氏妒忌,即造木偶人,运机关,舞于阵间。阏氏望见,谓是生人。虑下其城,冒顿必纳妓女,遂退军。史家但云,“陈平以秘计免”,盖鄙其策下尔。后乐家番为戏。这也只是唐朝时候的一种传说,所以说“自昔传云”。兼之以前史书都不有记载,后来怎么反详细起来呢?可知也不足据。最可靠的记载,还是杜佑《通典》里说里:窟礧子作偶人以戏,善歌舞,本丧家乐也,汉末始用之于嘉会。这话是根据应劭《风俗通》来的,而且这种用傀儡戏做丧乐的风俗,到唐朝都还有(见后)。那是汉朝时已有傀儡戏,已无可疑了。然而只是用之于丧祭宴会而已,自然不是很普遍的东西。二、六朝时的傀儡戏魏晋以后,傀儡戏渐渐的就发达起来了。巧于做傀儡子的,在魏有技风马钧,在齐有兰陵王沙门灵昭。但是他们所做的,大半还是“劝酒胡”之类,用它捧酒浮在水面,劝人轮饮而已,只能算是傀儡戏的一种附庸。我们在这里略举几例:扶风马钧,巧思绝人,至令木人击鼓吹箫,作山岳,使木人跳丸掷剑,缘絙倒立。(《魏志·杜夔传》)北齐有沙门灵昭,甚有巧思,武成帝令于山亭造流杯池船,每至帝前,引手取杯,船即自住。上有木小儿抚掌,遂与丝竹相应。饮讫放杯,便有木人剩还,上饮若不尽,船终不去。(同上)至于扮演故事的傀儡戏,以《颜氏家训·书证篇》所记的为最相近:或问:“俗名傀儡子为郭秃,有故事乎?”答曰:“《风俗通》云:‘诸郭皆讳秃,’当是前代人有姓郭而病秃者,滑稽戏调,故后人为其象呼为郭秃,犹文康象庾亮耳。”从唐朝人的记载,知道傀儡戏中的郭秃,是引导歌舞,演头一场的人。《乐府杂录》云:(傀儡戏)其引歌舞有郭郎者,发正秃,善优笑,闾里呼为郭郎,凡戏场必在俳儿之首也。现在的人有称傀儡戏为宫戏者,以其尝演于宫中也,而其最初演于宫中,也是在六朝时候。《旧唐书》音乐志云:窟礧子亦云魁礧子,……齐后主高纬尤所好,高丽国亦有之。《梁书·武帝记》亦云:梁武帝频使前弄傀儡子,军人百姓,穿宅观看,一无禁止。《列子》书记偃师木偶人,是“革木胶漆白黑丹青之所为”,我们既认《列子》是魏晋以后人的伪托,那末,这种傀儡的制作,也是魏晋以后的东西。三、隋代的傀儡戏隋炀帝是中国帝王最喜欢嬉戏的一个,他的嬉戏又多是大规模的场面。傀儡戏传到他手中,也曾作过大规模的戏玩。他使人把傀儡子做成古书中的故事七十二个:皆刻木为之,或乘舟,或乘山,或乘平洲,或乘磐石,或乘宫殿。木人长二尺许,衣以绮罗,装以金碧,及作杂禽兽鱼鸟,皆能运动如生,随曲水而行。……木人奏音乐,击磬撞钟,弹筝鼓瑟,皆得成曲。及为百戏,跳剑舞轮,升竿掷绳,皆如生无异。(《大业拾遗记》)因为这些玩艺儿,都做在水中,又以水机运之,所以我们直可认为是后代水傀儡的起源。他所做的七十二故事中,如《刘备乘马渡檀溪》,《周处斩蛟》,《秋胡妻赴水》……都是后来通行的戏剧故事,他这不过短了一个歌唱而已。《大业拾遗记》说他又作小舸子,长八尺,七艘,木人长二尺许,乘此船以行酒。每一船,一人击酒杯,立于船头,一人捧酒钵,次立,一人撑船,在船后,二人荡桨在中央,……酒船每到坐客之处,即停住,擎酒酒木人于船头伸手,遇酒客,取酒饮讫,还杯,木人受杯,回身向杯钵之从取杓,斟酒满杯,船依饰自行。每到坐客处,例皆如前法。这也是北齐兰陵王的“劝酒胡”之类,不过复杂得多了。虽是傀儡戏中之一种附庸,然而一直传到宋朝以后(详后,有很久的历史),他的木偶人的制作,也是代有变更:隋炀帝又尝刻木以像人。《北史·柳?传》:帝与同榻共席,恩比友朋。常犹恨不能夜召,乃命匠刻木为偶人,施机关能坐起拜伏,以像? 。帝每月下对饮酒,辄令宫人置于座,与相酬酢,而为欢笑。木偶人而能像人,可知隋代傀儡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