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所一三五季报2013年第三季度理化所一三五季报2013年第三.DOC

理化所一三五季报2013年第三季度理化所一三五季报2013年第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理化所一三五季报2013年第三季度理化所一三五季报2013年第三

理化所一三五季报 2013年第三季度 PAGE \* MERGEFORMAT 7 理化所一三五季报2013年第三季度突破一 先进激光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概述:本方向本季度在研项目27项,其中本季度新增项目0项,结题5项。人才团队建设方面到岗技术人才5人,其中包括光束控制学术带头人1人,光学博士2人,制冷硕士1人,本科1人。条件保障方面新增科研用房50平方米。本季度在大功率固体激光、钠信标激光、皮秒激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略)突破二 大型氢氦低温制冷技术与系统应用概述:本方向本季度在研项目1项,召开3次工作会议。本方向本季度重要进展: 本季度各项工作基本上按计划节点完成。其中:10kW制冷机系统,完成国内研制氦气喷油式螺杆压缩机的整机性能实验测试,轴封泄漏率等性能参数达到国际同等产品的技术水平;完成油分离系统、低温模拟负载和外纯化器的方案优化设计;完成氦气缓冲罐、液氮储罐、前级油分离器的氦质谱检漏验收;完成仪表气系统和真空系统的设计及其主要设备的购置。L40氦液化验证系统已完成第二轮系统联合实验调试工作,运行平稳正常,透平启动过程中转速平稳上升。目前正在进行透平过滤器等设备的改进。本季度重要活动与会议:2013年7月25-26日项目指挥部组织刘新建副所长带队一行6人到成都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585所拜访,交流有关核聚变装置对低温制冷的需求,会上详细介绍了理化所相关大型低温制冷方面的工作,双方在讨论的基础上共同探讨密切合作的最佳方式。8月13日成都585所付猷昆研究员到我所回访,参观了我所大型低温装置系统和低温材料物性测试平台,并就“HL-2M液氦低温系统”对低温需求的技术细节进行了探讨。通过双方互访交流,初步达成未来合作的意愿,拟签署合作框架协议。2013年9月9日项目指挥部在所内组织召开“大型低温制冷设备研制”工作交流会,了解专项总体与各子课题工作进展。项目组成员重点围绕2kW@20K制冷机、L40液化器、10kW@20K制冷机工程任务中的技术问题、计划节点、运行稳定性、经费使用等内容进行讨论,并计划下一步工作安排。2013年9月27日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赵红卫书记一行3人到我所回访交流有关ADS(加速器驱动系统)和HIAF(强流重离子加速器)方面对低温系统的需求,表示双方将进一步加强该领域的技术合作,拟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图1. 2kW氦制冷机系统性能图图1. 2kW氦制冷机系统性能图降温曲线模拟负载加载图2. 研制氦气喷油式螺杆压缩机的测试界面突破三 深紫外晶体器件、激光光源及应用概述:本方向本季度在研项目2项,召开的调度会议12次。本方向本季度重要进展:1.深紫外固态激光源前沿装备研制(二期)初步完成5类7台深紫外激光源的整体方案和总体布局的设计和优化,对探索性极强的高、精、准光源采用了多方案、多途径进行研制,对有一定科研基础的光源采取全过程工程化质量控制,初步完成了关键器件的调研、论证、加工、订货等工作,部分器件已订货或加工或正在开展研制工作,部分器件近期到货,正在开展部分关键器件的验证实验。2.新型深紫外全固态激光源及其前沿装备开发完成了DUV-DPL系统关键激光调节控制系统的设计及购买;完成了工程化DUV-DPL基频泵浦源方案选择与泵浦源的改造整形设计;开展了DUV-DPL整体布局工程化设计。图3. DUV-DPL整体图培育一 光化学转换与光化学合成概述:本方向本季度在研项目 17项,召开调度会议2次。本季度继续开展光化学转换与光化学合成研究工作,并在太阳能光催化制氢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1.人工模拟氢酶光催化制氢体系取得重要进展通过水/有机两相界面自组装的方法将非水溶的铁氢化酶前体Fe2S2(CO)6组装到水溶的CdSe量子点表面成功的制备了水溶的制氢光催化剂。所制备的光催化剂具有很高的产氢活性,在最优条件下产氢效率TON值高达8781(vs. Fe2S2(CO)6)以及596 h-1的初始TOF值(Energy Environ. Sci. 2013, 6(9), 2597-2602)。该研究工作被 Energy Environ. Sci选为第九期内封面文章向读者重点推荐。此外,通过对聚丙烯酸(PAA)的修饰,将Fe2S2活性中心挂接到PAA链段上合成了具有良好水溶性的铁氢化酶模拟聚合物PAA-g-Fe2S2。以PAA-g-Fe2S2为催化剂、CdSe量子点为光敏剂、抗坏血酸(H2A)为电子牺牲体和质子源,在水中构筑了光催化产氢体系;体系表现出高效的光催化产氢效率,光照8小时后产氢TON值高达27135,初始产氢速率可达到3.6 s-1,这是目前铁氢化酶模拟化合物光催化产氢的最高效率(Angew. Chem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