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十一册4古诗两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ppt

苏教版十一册4古诗两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简介背景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写的,也是他生平第一首快诗,也就是在他最高兴的时候写下的。此诗写于763年,安史之乱的头目史朝义(史思明)的儿子兵败自杀,他的部下纷纷投降;河南河北相继收复,“安史之乱”从此结束。杜甫在四川听到这一消息后写下了这首充满欢乐之情的七言律诗。 总 结 全 诗 1.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杜甫兴奋的原因是什么? 2.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的爱国之情 杜甫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之所以那样激动、欢喜,不仅仅是自己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更主要的是因为从此国家可以重归统一,人民可以免受战乱之苦。 学法小结: 课后作业 1 背诵默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 预习《示儿》。 * 4 古 诗 两 首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作者背景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杜甫生逢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广泛地记载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被人称为“诗圣”。杜甫一生写了很多诗,流传至今的有一千五百余首。杜甫擅长各种诗体,诗风沉郁顿挫。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他的诗宛如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现实生活,不但内容丰富,而且洋溢着爱祖国、爱人民的崇高精神,被推崇为“诗史”。   剑外忽传收蓟北 , 初闻涕泪满衣裳 。   却看妻子愁何在 , 漫卷诗书喜欲狂 。 白日放歌须纵酒 , ? 青春作伴好还乡 。 即从巴峡穿巫峡 , 便下襄阳向洛阳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公元755年,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联合同罗、契丹、突厥等民族组成共15万士兵,在范阳发动叛变。当时国家承平日久,民不知战,河北州县立即望风瓦解,当地县令或逃或降。叛军南下攻占长安、洛阳,唐朝大将郭子仪等率军平叛。后来,安禄山的部将史思明又起兵反唐。直至763年,唐朝才平定叛乱。 安史之乱: ? 请你借助书后的注释或你自己的工具书,自读诗句,了解诗意,体会诗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自读古诗 注词释义:   官军:唐王朝军队。   收:收复。   河南河北:泛指黄河以南以北地区, 相当于今河南、河北、山东一带。   剑外:剑门关之外,即今四川剑南一带。   蓟北:今河北省北部。当时为安、史叛军根据地。   初闻:乍听到。   涕泪:眼泪。   却看:回头看。   漫卷:胡乱地卷起。   纵酒:纵情饮酒。   青春:春天。指春光明媚。   巴峡:在今重庆市东的嘉陵江上。   巫峡:在今四川省巫山县东。   襄阳:在今湖北襄樊。 古诗今译   在剑门关外忽然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乍听到止不住的泪水洒满了衣裳。回头看妻儿没有了愁容,胡乱收拾着诗书不禁得欣喜若狂。白日里引吭高歌且纵情饮酒,明媚的春光伴我返回那久别的故乡。立即动身走巴峡穿巫峡,然后经襄阳而转向那旧都洛阳。 名句赏析——“青春作伴好还乡。”   这是杜甫52岁流落到梓州时被称为生平第一首快诗的佳作。因安史之乱而漂泊到剑门之外已是第五个年头,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叛乱,叶落归根。突然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喜极而泣,不能自抑。作者用了“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四个连续动作,把惊喜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在“即从”、“穿”、“便下”、“向”这四个富有动感节奏的描述中,作者想象着自己仿佛已经穿过巴峡、巫峡,路过襄阳、洛阳,回到了梦寐以求的家乡。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因多年战乱被平息,祖国重新统一而无比欢快的心情,洋溢着诗人的爱国情感。 知诗人、解诗题; 抓字眼、明诗意; 想意境、悟诗情; 诵诗句、背诗文。 延 伸 拓 展 春 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 月 夜   【唐】杜甫 全诗别出心裁,言在彼而意在此,将诗人自身对妻子的思念之情通过想像妻子思念他的情景而更加深刻地表现出来,也寄托了对战乱平息后幸福团聚的渴望。   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但当时叛军势力已膨胀到鄜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   题为《月夜》,作者看到的是长安月

文档评论(0)

187****50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