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看雪》导学案教学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看雪》导学案教学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看雪》导学案教学案 12.看雪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老师、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3.分角色朗读,初步了解课文通过人物的对话进行描写的方法。 4.体会作者盼望祖国统一的愿望。 学习重难点: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老师、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2.分角色朗读,初步了解课文通过人物的对话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学习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台湾省吗?把你知道的介绍给大家。 二、读中识字。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读准字音。 2.小组内按自然段读课文:互查读音。 三、学生自主识字、小组交流。 1.可采用谜语帮助记忆汉字。 毯:一堆毛,两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省:眼睛上面一少年,勤俭节约少花钱。 店:站而不立,庆而不大,街边一间房,买卖东西忙。 2.借助偏旁记忆汉字。 指接银 四、巩固练习。 1.开火车读生字。 2.猜字游戏:巩固汉字的读音。 3.“摘苹果”游戏:识记汉字读音和字形。 五、写字指导。教师边示范边讲解。 六、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不懂问题。 七、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老师、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初步了解课文通过人物的对话进行描写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出示地图:学生找出台湾的位置。 二、自由读课文。 三、小组合作学习。 1.分角色读一读对话。 2.从他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3.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四、全班讨论。 1.指名分角色读对话: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质疑全班讨论。 (1)、“你在哪里见过的?”孩子们为什么惊奇地问? (2)、课文最后一句话,老师为什么要“深情”地说?老师心理在想什么? 五、教师范读,学生分角色读。 六、布置作业。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看雪》导学案教学案 12.看雪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老师、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3.分角色朗读,初步了解课文通过人物的对话进行描写的方法。 4.体会作者盼望祖国统一的愿望。 学习重难点: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老师、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2.分角色朗读,初步了解课文通过人物的对话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学习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台湾省吗?把你知道的介绍给大家。 二、读中识字。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读准字音。 2.小组内按自然段读课文:互查读音。 三、学生自主识字、小组交流。 1.可采用谜语帮助记忆汉字。 毯:一堆毛,两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省:眼睛上面一少年,勤俭节约少花钱。 店:站而不立,庆而不大,街边一间房,买卖东西忙。 2.借助偏旁记忆汉字。 指接银 四、巩固练习。 1.开火车读生字。 2.猜字游戏:巩固汉字的读音。 3.“摘苹果”游戏:识记汉字读音和字形。 五、写字指导。教师边示范边讲解。 六、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不懂问题。 七、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老师、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初步了解课文通过人物的对话进行描写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出示地图:学生找出台湾的位置。 二、自由读课文。 三、小组合作学习。 1.分角色读一读对话。 2.从他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3.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四、全班讨论。 1.指名分角色读对话: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质疑全班讨论。 (1)、“你在哪里见过的?”孩子们为什么惊奇地问? (2)、课文最后一句话,老师为什么要“深情”地说?老师心理在想什么? 五、教师范读,学生分角色读。 六、布置作业。 人教版小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