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贫血的治疗.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年性贫血的治疗

老年性贫血的治疗 主讲者:严晓萍 缺铁性贫血 病因 老年人因痔疮、肛裂、胃肠道肿瘤和溃疡病等疾病发生慢性失血,故首先应确定老年缺铁性贫血患者有无慢性失血; 老年人牙齿脱落、咀嚼困难、进食固体食物少,可能造成铁摄入不足; 慢性胃炎、胃切除术后、慢性腹泻或因便秘长期服用缓泻剂均可造成铁吸收障碍。 临床表现 其症状轻重与贫血程度及进展速度有关,常见症状有头晕、耳鸣、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及皮肤和黏膜苍白等,甚至出现表情淡漠、性格改变、忧郁、激动和幻觉; 某些老年患者出现气短、胸闷、心悸和踝部水肿,易被误诊为心脏病; 严重贫血可致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诊断 首先,明确是否为缺铁所致,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指标为①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平均容积MCV80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0.32;)②血清铁蛋白12ug/L;③转铁蛋白饱和度0.15。此外,总铁结合力和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增高。 其次,结合临床表现寻找病因; 最后,主要与慢性贫血相鉴别。 治疗 首先口服铁剂:以二价铁盐为佳;贫血纠正后至少须继续治疗6个月,以补充贮存铁,避免复发;口服铁剂时禁饮茶、咖啡和牛奶,禁食蛋类; 注射铁剂:仅限于口服铁剂效果不好或不能耐受者; 病因治疗:老年人缺铁性贫血多为继发的,故病因治疗很重要; 其他:多进食含铁较多的食物;急性出血者可输血治疗,但切勿过量,速度要慢;若伴维生素B12及叶酸缺乏,应联合治疗。 巨幼细胞性贫血 病因 长期素食和食用蔬菜过少的老年人分别容易患维生素B12缺乏和叶酸缺乏; 冠心病和糖尿病患者盲目控制饮食,会引起叶酸和维生素B12摄入不足; 食物烹煮过度、腌制及贮存过久,可破坏叶酸; 长期酗酒、慢性肝病和肠炎影响叶酸摄入吸收; 胰腺功能不全、胃大部切除术后因内因子缺乏可影响B12吸收; 感染、肿瘤、溶血和甲状腺功能亢进使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需要量增加。 临床表现 贫血多较重,除一般贫血症状外,消化道症状较突出,如厌食、腹胀、腹泻、便秘等,舌炎亦常见; 维生素B12缺乏时常有神经系统表现,如手足麻木、感觉障碍、步伐不稳; 该老年患者还可出现精神症状、如淡漠、抑郁或精神错乱。 诊断 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 患者为大细胞性贫血(MCV100fl),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骨髓穿刺涂片示骨髓细胞有典型的巨型改变可确诊; 进一步行生化检查确定缺乏叶酸还是维生素B12:①血清叶酸6.91nmol/L,红细胞叶酸227nmol/L为叶酸缺乏;②血清维生素B1274~103pmol/L为维生素B12缺乏。 治疗 叶酸缺乏:口服叶酸5~10mg,每天3次; 维生素B12缺乏:每日肌肉注射维生素B12 100ug,直至血象恢复; 单用叶酸治疗单纯维生素B12缺乏,会加重此维生素的缺乏; 若治疗效果不好,应考虑是否同时合并缺铁; 老年患者补充叶酸或维生素B12后须注意及时补充钾盐,因新生RBC生产,细胞外钾转移至细胞内,导致血钾降低,易发生心血管意外。 慢性病贫血 病因 慢性支气管炎、胆囊炎、泌尿系统感染、肺结核、结缔组织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癌症、淋巴瘤和白血病等慢性疾病。 临床表现 患者有慢性感染、炎症或肿瘤病史,持续时间1~2个月;贫血多为轻或中度,常被基础病掩盖。 诊断 慢性感染、炎症或肿瘤病史,Hb很少90g/L; 常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骨髓象中可染铁增多且存在单核细胞内,铁幼粒细胞数降低; 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降低,铁蛋白增高,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不增高,RBC生成素减少; 主要与缺铁性贫血相鉴别。 治疗 彻底治疗基础疾病; 基因重组EPO对某些患者有一定疗效,每次皮下注射3000IU,2~3次/周,直至贫血被纠正。 肾性贫血 病因 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和肾小球硬化症等疾病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该病至晚期肾组织被破坏,红细胞生成素(EPO)分泌减少,RBC生成抑制物增多,骨髓生成RBC障碍; CRF者RBC膜脆性增加,RBC寿命缩短; 钙磷代谢紊乱造成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伴骨纤维组织增生及骨髓纤维化,使造血功能减退。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CRF的症状和体征,但不少患者以贫血为主诉就医; 贫血多较严重,Hb在50~100g/L之间; 临床上分再生低下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两型,白细胞及血小板数多正常,血小板功能和凝血因子可有改变。 诊断 有肾脏病病史和CRF症状,贫血较严重,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在老年贫血患者中,若未找到病因,则须注意测定肾功能。 治疗 主要治疗肾脏病,随着肾功能的恢复,贫血可纠正; 还可使用EPO或雄激素促进RBC生成。 谢谢! * * *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