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VIP

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 历史 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30*2) 1、据古代文献记载:秦汉时期铁犁牛耕技术虽有进步,但是尚未普及,占主导地位的起土、翻土农具仍以锸、锄为主。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冶铁技术的落后 B. 小农经济的阻碍 C. 精耕细作的需要 D. 耕牛的极度缺少 2、宋代范成大有诗云: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该诗描绘了中国古代经济( ) A.男耕女织的生产形式 B.精耕细作的特点 C.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D.人们生活美满幸福 3、明中叶,《华亭县志》中记载:“里媪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闲。”《松江府志》记载明人诗云:“平川多种木棉花,织布人家罢缉麻,昨日官租课正急,街头多卖木棉纱”。这说明明代() A. 松江垄断了全国棉纺织业 B. 棉纺织业纺和织出现分离 C. 江南自然经济已经开始解体 D. 江南地区农业的衰落 4、周杰伦创作的一首歌中唱道“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歌中所唱的我国古代手工产品是:() A. 青铜器 B. 青花瓷C. 青花布 D. 珐琅彩 5、历史学者王家范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这里的“它”指的是:( ) A.民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个体手工业 6、《清明上河图》近年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动画片《麦兜响当当》将其做成了动画,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足迹馆”也特设一幅《清明上河图》以展示宋代都城的街市。下列所述现象在宋代都城的街市不可能出现的是() A、“大店小铺林立,货郎走街串巷,还有国外客商,商品满目琳琅。” B、“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C、“买卖昼夜不觉,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也。” 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7、有一族谱记载:明清时期外出经商者日众,不少人依旧“壮则服贾,老则归田”。这说明 A、社会风气日益恶化B、经世致用思想受重视 C、商品经济繁荣发展D、重本抑末观念占主导 8、明万历年间“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 ) ①流动人口众多 ??②制瓷业发达 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 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① B.② C.③ D.①②④ 9、从中世纪以来,在西欧就流行着一个传说:祭司王约翰是东方一个强有力的基督教君主。西欧的基督徒梦想和这位君王建立联盟,以便共同攻打穆斯林的势力。热心航海事业的葡萄牙亨利王子的动机除了企图夺取香料贸易之外,便是与东方的祭司王约翰联盟,发动一次新十字军运动。这则材料可以用来佐证() A.东西方有相同的宗教信仰 B.资产阶级革命为地理大发现提供了动力 C.地理大发现中的宗教动因 D.建立宗教联盟是地理大发现的根源 10、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将公元1500年作为世界历史的转折点。以下哪一史实可以作为这种历史分期的依据() A. 工业革命 B. 新航路的开辟 C. 欧洲殖民扩张 D. 英国的“光荣革命” 11、马克思认为:16世纪的欧洲“土地所有者阶级,即封建主和人民衰落了,资产阶级则相应地上升了”。 导致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B.欧洲商路中心转移 C.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D.资产阶级革命完成 12、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即“向下”和“向外”。“向下”是指挖煤,“向外”是指() A. 拓展殖民地市场 B. 贩卖黑奴 C. 传播基督教思想 D. 输出机器 13、“从1763-1871年,英国不仅在西方而且在整个世界的善行与恶行中,都扮演了主角。”英国在整个世界中的“善行”主要是指() A. 殖民扩张 B. 将工业文明的成果传播到世界各地 C. 资本原始积累 D. 为世界各地提供了廉价的商品 14、“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