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二甲醚替代柴油的技术经济分析与若干建议
关于二甲醚替代柴油的技术经济分析及若干建议
一、前言
二甲醚(DME)是最简单的脂肪族醚,分子式为C2H6O。目前,国内外主要的生产工艺是采用合成气合成甲醇、甲醇再在固体酸催化剂上脱水的两步流程来生产二甲醚,其反应式可表为
2CH3OH→CH3OCH3+H2O+10KJ/mol
近年来,由合成气一步直接合成二甲醚的工艺取得进展,这就不仅可使CO的转化率大大提高、反应压力进一步下降,而且还使生产过程简化、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为二甲醚的生产开拓出新的途径。
二甲醚的物理化学性质列于表1中:
熔 点 (℃) -141 气化热(-20℃,KJ/Kg) 410.2 沸 点 (0.1Mpa,℃) -24.8 自燃温度(℃) 235 临界压力(MPa) 5.37 临界温度(℃) 126.9 临界密度(Kg/m3) 0.271 爆炸极限(℃) -41 相对密度 1.59 燃烧热(MJ/Kg) 31.75 密度(0.5Mpa时,Kg/m3) 670 生成热(KJ/mol) -183 表1 二甲醚的物理性质
由于二甲醚具有燃料的主要性质,其热值约为58.32MJ/m3且自身含氧,能够充分燃烧,不析碳,它与柴油燃烧性质的对比列于表2中:
项目 十六烷值 点火温度(℃) 低热值(MJ/Kg) 理论空气量 可燃烧范围 二甲醚 55-60 235 28.4 9.0 3.4-1.8 柴油 45-55 250 42.5 14.6 0.6-6.5 表2 二甲醚与柴油燃烧性质对比
① 柴油的最佳掺合物为醛-醇缩合物,特别是甲醇与甲醛的缩合物,这是比较成熟的技术, 在欧洲已有工业生产;② 利用二甲醚(甲醇)合成系列衍生化合物,这些液体含氧化合物与柴油具有很好的互溶性,按一定比例(10%, 相当于整个体系中含氧4%)掺合,则同样达到等量柴油的功率,同时其污染物排放也减低了28%左右;③ 选用合适的乳化剂,表面活性剂,高碳醇醚和稳定剂等将一定比例的二甲醚和柴油调制成均一的油品;④ 以二甲醚为原料氧化偶联合成具有低挥发性并与柴油能相溶的高碳含氧化合物作为柴油添加剂, 如甲缩醛(DMM), 原甲酸三甲酯(TMM), 二甲氧基二甲醚(DOMDEM)等高碳含氧化合物,这些新的合成过程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化学掺合的方法在应用上最易推广,但这些化合物的合成和应用关键在于化学工艺上取得突破,使产品的生产具有经济上的可行性。为此,在研究开发上尚需有较大的投入。
物理方法:根据二甲醚的气化特性,在油箱和加油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并提供相应的压力系统。在加压的条件下使二甲醚液化与柴油混合。
通过加压使二甲醚与柴油按一定比例掺合作为代用燃料对于我国现阶段甚至中期内解决柴油短缺和提高柴油使用率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方案。因为我国柴油使用面较大,除了中小型柴油机载货车、柴油机车等运输主体外还有大量的农用运输和机械车辆在大量使用柴油。在解决油箱加压及进油系统改造的基础上,不改变现有发动机系统即可应用。但这一途径的推广牵涉到车辆的改造,难度较大,需要多方面的配合试点才能推广。
直接以二甲醚作为柴油发动机燃料
直接以二甲醚作为柴油发动机燃料时,目前亦存在着一些尚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如美国一些机构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型载货车进行的燃烧性能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二甲醚和柴油在热效率、碳氢化合物和CO的排放量上与常规柴油机相近,其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比柴油低约25%因此在环保上是有利的。纯二甲醚发动机的研究开发是一个重要而长远的研究方向需要较长时间的研究,以及对现有柴油发动机及加油系统进行逐步改造方能见效。
二甲醚替代柴油的经济分析
从现实的角度讲,二甲醚替代柴油的可行性并不完全取决于技术上所存在的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主要还是取决于其经济性,即价格。
从煤基甲醇脱水制备二甲醚的生产成本主要制约于甲醇的生产与成本。不同装置规模、煤价和甲醇成本之间的关系描绘于图1中。
从上图可以看出,甲醇的生产成本不仅取决于作为原料的原煤的价格而且取决于其合成装置的规模。甲醇生产的规模越大,其生产成本越低(如当煤价为100元/吨时,180万吨规模甲醇的成本为650元/吨,80万吨规模甲醇的成本则为760元/吨)。通常60万吨/年规模以上的煤基甲醇生产厂均建设在煤田的附近或建在公司自主拥有的煤矿附近,这一方面是为保证用以气化的原料煤的合理配置,从而稳定气化工段的生产、另一方面亦是为减少煤炭的运输、降低煤炭的成本。因此,中、大型或超大型煤基甲醇生产原料煤价要比市售煤价低得多。在我国内蒙、陕西、宁夏的煤区的煤炭坑口价格一般在60-120元/吨,若以120元/吨的价格基础计算,80万吨/年规模的甲醇生产成本也不会超过850元/吨,而以180万吨规模计算,仅为700元/吨。即使是将煤炭的价格外推到200元/吨,那么在8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