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寰簋【弗叚组】新解.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師?簋“弗叚組”新解(首發)孟蓬生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SrcShow.asp?Src_ID=705師?簋:“師?虔不,夙夜卹氒??(牆)事,休既又(有)工(功)。折首執訊無諆,徒??(馭)敺孚(俘),士女羊牛,孚(俘)吉金。今余弗叚組,余用乍(作)朕後男巤尊簋,萬年子子孫孫永寶用亯(享)。”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編《殷周金文集成》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編《殷周金文集成》(1-18),中華書局,1984-1994年。以下簡稱《集成》,不再注明。铭文中的“弗叚組”,各家有不同的解釋,目前尚未能定于一尊。郭沫若先生說:“弗叚組,當讀為‘拂遐組’,猶言解征轡也。”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考釋[下]》第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考釋[下]》第147頁,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馬承源主編《商周青銅器銘文選》(三)釋文為:“今余弗叚(遐)組(徂)。”並注釋說:今余不再往征,說明戰爭結束。弗叚,即經籍中的‘不遐’。《詩·大雅·抑》之‘不遐有愆’,即‘不有愆’之义。組,亦即徂、,《說文·辵部》:‘,往也。’” 馬承源主編《商周青銅器銘文選》(三),第308 馬承源主編《商周青銅器銘文選》(三),第308頁,文物出版社,1988年。馬承源主編《商周青銅器銘文選》(三)在解釋禹鼎銘文“弗叚忘”的注釋中說:叚通‘遐’。弗叚,周人常語,猶言未嘗,師簋“今余弗叚(遐)組”。弗叚忘即未嘗忘。馬承源主編《商周青銅器銘文選》(三),第282馬承源主編《商周青銅器銘文選》(三),第282頁,文物出版社,1988年。案此注釋“弗叚”為“未嘗”,跟前引注釋似不相一致,當是出于眾手之故。今案:以上兩家關于“叚”和“組”之訓釋似均有未安,需要重新加以探討。先看“組”字。“組”字不當訓為“征轡”或“往征(徂)”,可以從辭例比較中發現:(1)余弗叚組。(师?簋,《集成》08.4313)(2)弗敢且。(耳卣,《集成》10.5384)(3)余弗敢且。(應侯視工簋,《文物》2002年第7期)(4)牆弗敢。(史牆盤,《集成》16.10175)不难發現,“組”、“且”、“”等字所記錄的應該是一個詞。關于這一點,裘錫圭先生、于豪亮先生在討論牆盤銘文中曾有所論述。裘先生說:史墻因為經常受天子“蔑”,“弗敢”而作盤紀念,卣銘的“且”和盤銘的“”都應該讀為“沮”(《吉金文錄》4卷17頁),“沮”古訓“止”、訓“壞”。 裘錫圭《史墻盤銘解釋》,見《古文字論集》第380頁,中華書局,1992年。 裘錫圭《史墻盤銘解釋》,見《古文字論集》第380頁,中華書局,1992年。于先生則說:金文中且字或从又作。“弗敢”亦見于耳卣。師簋則云:“今余弗叚組。”亦有作“弗敢喪”者。昜鼎:“休小臣金,弗敢喪。”“弗敢”、“弗叚組”和“弗敢喪”的涵義是相同的,讀為喪(為精母字,喪為心母字,二者聲母相近;為魚部字,喪為陽部字,魚、陽對轉),喪字讀為忘(喪與忘並从亡得聲)。因此“墻弗敢”就是“墻弗敢忘”。于豪亮《墻盤銘文考釋》,《古文字研究》第七輯第99頁,中華書局,1982年。于豪亮《墻盤銘文考釋》,《古文字研究》第七輯第99頁,中華書局,1982年。最近,雪橋先生也認為“沮”與“喪”意義相近,但並沒有明確指出其意義是什么。雪橋:《攻研雜志(四)雪橋:《攻研雜志(四)——讀“首陽吉金”劄記之一》,復旦古文字網站,2008年10月23日。 HYPERLINK /Srcshow.asp?Src_ID=530#_ftnref2 /Srcshow.asp?Src_ID=530#_ftnref2。以上三位先生都將“組”、“且”、“”幾個不同的字形加以認同,無疑是正確的。后兩位先生將其意義跟金文中的“喪”字加以認同,我認為也是可取的。但于先生訓為“忘”,于義略疏。相比而言,裘先生從吳闓生讀為“沮”並訓為“止”或“壞”,是目前為止最為可取的解釋,不過還有可以改進的餘地。我認為“組”、“且”、“”應該跟傳世文獻中表示“懈弛”、“懈怠”的“沮”字加以認同。《莊子·逍遥游》:“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素問·生氣通天論》:“味過於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失。”張志聰《集注》:“沮,懈弛也。”《潛夫論·勸將》:“今吏從軍敗没死公事者以十萬數,上不聞弔唁嗟嘆之榮名,下又無祿賞之厚實,節士無所勸慕,庸夫無所貪利,此其所以人懐沮懈,不肯復死也。”在《莊子》中“勸”和“沮”為反義詞,“勸”為“盡力”義,故“沮”只能解釋為“懈弛”或“懈怠”。“懈”、“弛”為同義詞,故在后兩例句中,“沮弛”、“沮懈”可以看作由兩個同義語素組成的詞。金文中“弗敢且”或“弗敢”就是“不敢懈怠”的意思。師?簋“弗叚組”大致也是“不敢懈怠”的意思。可其中“叚”字究竟該如何理解呢?關于處在否定詞后和主要動詞前的這個“叚”字,除了前引郭、馬兩家外,其他前輩學者也

文档评论(0)

wx171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