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歌中动物意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白诗歌中动物意象

李白诗歌中动物意象   摘要:动物意象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李白作为我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重要的诗人之一,其对动物意象的运用相当值得我们去研究、琢磨。李白诗歌中的动物多如繁星,本文只选取一些李白常用的动物意象稍作总结、分析。   关键词:李白诗歌中;动物意象   一、龙   龙,作为汉民族的图腾崇拜,在我国古代有着无比崇高的尊贵地位,至今,我们仍然以龙的传人自居。此外,在道教文化中,青龙是重要的四神之一,这也就不难理解道教徒李白为何那么频繁地写龙了。如《飞龙引》中的“黄帝铸鼎于荆山,炼丹砂,丹砂成黄金,骑龙飞上太清家。”如《古风其十一》中的“吾当乘云螭,吸景驻光彩。”如《乐府?来自大难》中的“乘龙飞天,日瞻两角。”如《玉真仙人洞》中的“玉真之仙人,时往大华峰。清晨鸣天鼓,飚?腾双龙。”如《元丹丘歌》中“长周旋,蹑星虹,神奇飞龙耳生风。”如《送杨山人归嵩山》中“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如《上云乐》中“陛下应运起,飞龙入咸阳”又如《远别离》中“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   从上所举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李白写龙、和寻仙问道有关。诗人运用夸张的艺术手腕使传说中的龙具象化,生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活脱脱展现了自己仙风道骨、潇洒自如的诗人形象。除了与神仙相关的龙之外,李白笔下的龙往往还象征着天子。这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定式,天子就是龙的化身。而李白笔下喻为天子的龙,则从另一个角度表现了自己的政治抱负,抒发了自己建功立业的远大理想。   二、虎   在李白笔下,写虎的诗句虽不及龙多,但也是他较为常用的动物意象。虎的出现常常伴随着龙,如上举《远别离》,如《古风其一》中的“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又或者伴随凤出现,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又或者单独出现,如《蜀道难》中“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如《白马篇》中的“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又如《梁甫吟》中的“手接飞猱搏雕虎侧足焦原未言苦。”   李白笔下的虎,多是他抗争的对象,而这种抗争在读者看来并不是那么艰难,与虎相搏,散发了诗人骨子里的侠客情怀,透露出作者深藏心底的斗争精神,也愈发张扬了诗人乐观、自信、不畏强权的人生态度。   三、鸾   鸾,即凤凰。传说中的神鸟,雄为凤,雌为凰,历来都是幸福吉祥的象征。“女床之山,有鸟,其状如翟,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①李白诗中,或称鸾,或称凤凰,如《凤凰曲》中的“嬴女吹玉箫,吟弄天上春。青鸾不独去,更有携手人。”又如《登金陵凤凰台》有“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又如《金陵凤凰台置酒》“置酒延落景,金陵凤凰台。长波写万古,心与云俱开。借问往昔时,凤凰为谁来。凤凰去已久,正当今日回。”在这几首写凤凰的诗中,都透露着诗人为山河破碎的伤感,向天追问着何时才能回到往昔的太平年岁。除此之外,鸾鸟也是诗人抒发自己求仙问道的一个主要动物意象,如《飞龙引》中“宫中采女颜如花,飘然挥手凌紫霞。从风纵体登鸾车。登鸾车,侍轩辕,遨游青天中,其乐不可言。”以及“后宫婵娟多花颜,乘鸾飞烟亦不还。”都是描写诗人梦想中乘鸾车遨游天际的情景。   四、猿   在中国古代早期,猿包括了所有猿类动物,无论是猴子、猩猩都统称为猿。在李白诗中,猿的形象多悲凄之感,这或许与母猿断肠的典故有关。相传“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变即绝。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②除了这个传说以外,与猿猴相关的传说典故也多表达别离悲苦   之情。李白诗中取此意象表达悲情较多,如《蜀道难》中“猿猱欲度愁攀援”,如《襄阳歌》中的“襄王云雨今安在,江水东流猿夜声。”《泾川送族弟》中的“望极落日尽,秋深暝猿悲。寄情与流水,但有长相思。”又如《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时欲东游遂有此赠》中的“清猿断人肠,游子思故乡。明发首东路,此欢焉可忘。”   五、大鹏   庄子一篇《逍遥游》把大鹏形象深烙人心,李白深受道家文化和浪漫主义影响,其作品中自然不乏大鹏这一意象的出现。大鹏的形象也较为全面地反映了诗仙李白的思想性格与精神气质,寄托了李白的政治理想和入世精神,表现了他傲视权贵,追求自由的神仙气质,豪情万丈的英雄气概与兼容开阔的胸怀。李白在其《大鹏赋序》中直言“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著大鹏遇希有鸟赋以自广。”可见李白对大鹏的钟爱程度并不一般。他对大鹏的赞叹在其他诗作中也可窥见一二,如《临路歌》中的“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馀风击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有人说此《临路歌》实为临终歌,是李白为自己所写的墓志铭。不管其真相如何,至少我们可以在其中看到李白对大鹏这一意象的高度向往和赞扬。正所谓“大鹏一日同飞起,抟摇直上九万里。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