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神博农家博物苑“游学”运行模式启示.docVIP

杭州神博农家博物苑“游学”运行模式启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杭州神博农家博物苑“游学”运行模式启示

杭州神博农家博物苑“游学”运行模式启示   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其实,这也是要求让博物馆活起来。让博物馆活起来,就是让博物馆充满活力,形式活、内容活,吸引观众,喜闻乐见。   传统博物馆是指拥有一定藏品的静态的特定建筑,馆内的遗产远离了它们的所有者及其所处的环境,显得支离破碎,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关系断了,遗产的生态链断了。再加上馆舍的局限,室内光怪陆离的声、光、电,容易使人浮躁、沉闷,人们需要延伸博物馆的时空,需要从馆舍空间走向大千世界的交流,需要博物馆由死板变“活”起来。一句话,博物馆在大发展大繁荣的同时,如今已经走到了发展变革的十字路口。而如何让博物馆活起来,这正是现代博物馆发展、运行所面临的普遍问题。   在浙江省杭州市,有一家民营博物馆――杭州神博农家博物苑,成功探索了一种鲜活的“游学”运行模式,它是一个全生态的博物馆,,其运行理念对博物馆界颇有借鉴意义。   启示之一:将博物馆建成一个景区   杭州神博农家博物苑的创始人严志方,从干部岗位退休后担任浙江省政府参事资讯协会会员。热爱传统文化和现实的所见所闻促使他一直有一个强烈的梦想:建一座传承历史,对青少年具有传统教育功能的农耕文化博物馆。   然而,民营博物馆不比国有博物馆,国有博物馆每年有固定的运行经费,而民营博物馆却必须自己想办法解决运行和生存问题。这就逼得民营博物馆必须首先在运行模式上,寻找一条适合自身生存、发展的道路。   杭州是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近年来也兴起了那种常见的以垂钓、采摘、烧烤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乡村休闲游。严志方灵机一动地想到:如果将农家乐和农耕博物馆组合起来,不就既可提高农家乐项目的文化品位,又可解决农耕博物馆的运行问题吗?于是,他在2003年选中钱塘江南岸边的一片围垦荒滩,以租赁开发的模式,租赁约180亩土地,并且长租30年,历经三年创办了杭州神博农家博物苑,集休闲、观光、娱乐、餐饮、住宿与历史回顾展览于一体,苑内瓜果长廊、水中泛舟、塘边垂钓、亭台楼榭。博物苑2006年4月12日开苑,就被列入首届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系列活动分会场之一,成为远近闻名、富有特色的乡村旅游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结果,杭州神博农家博物苑既成为最有特色的农家乐旅游景区,也成为最具生存活力的博物馆,两全其美,相得益彰。   走进杭州神博农家博物苑陈列室,眼前是林林总总的农具和家具,纺车、布机、眼床、马桶、料勺、香几、茶几、饭架、饭桶、香篮、竹榻、夜壶、蓑衣、乌毡帽、弹花、风箱、铁耙、镰刀、泥锹、锄头,还有缸缸甏甏,什么都有。你可以透过油漆剥落、铁锈斑斑的表面,看到曾经辉煌的岁月。“三亩土地一头牛,老婆孩子团团坐”那是农家的追求。“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坐坐耕田,日日过年”,那是前辈们对共产主义的向往。   旧时的乡村剃头店、弹花店、纺纱房、织布间、编草鞋间、晒盐场、养蚕房,还有浙江省著名的企业家、万向集团老总鲁冠球早年起家的“童家塘打铁店”、著名企业家、传化集团老总徐传化发迹的早年的“传化助剂厂”。这些旧时的手工作坊(店),向人们默默地诉说着旧时农村手工业的景况和万向集团、传化集团当年创业的历史。   游览农家博物苑,年轻人方知他们的祖辈、父辈,住在这样的草房里,使用这种农具和生活用品,过着这么艰辛的生活。而孩子们则牵着父母的手,问这问那,似乎进入了一个远古时代,对他们来说,这些老旧的农耕生活,仿佛是天方夜谭。唯有那些上了年纪的人,才感到亲切、真实,抚今忆昔,感慨万分。   穿越历史,回到现实,人们可以在农家博物苑种植、采菱、挖藕、摘瓜果、烧野火豆,还有磨豆腐、舂年糕、包粽子、捕鱼虾、喝老酒,享受“耕读渔樵”的滋味,体味农家生活的乐趣。   由于特色鲜明,2007年,杭州神博农家博物苑被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选定为外景拍摄基地。这几年,杭州神博农家博物苑先后被有关部门授予“杭州市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示范单位”、“浙江省三星级乡村旅游点”、“浙江省自主创新创优质量品牌单位”、“浙江省农家乐特色点”、“全国旅游业质量管理、诚信服务双优示范单位”、“浙江美丽乡村旅游30佳综合奖”、“杭州市萧山区农村科普示范基地”、“萧山区对外形象基地”、“浙江省消费者满意放心示范单位”、“品牌中国低碳旅游品牌景区”、“品牌中国生态旅游示范基地”等多项殊荣,截至2013年,已接待了亚洲、欧洲、美洲等20多个国家外宾参观访问,接待国内外游客和学生18万多人次年开放日平均在320天以上。   启示之二:将展览变成游览   杭州神博农家博物苑为了真正让博物馆活起来,在陈列展览上,也一改传统博物馆的弊端:传统博物馆用玻璃柜将展品与观众隔离开来、用声光电的光怪陆离迷惑观众、用封闭的室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