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支农惠农报告
炉霍县农村信用社支持地方经济成绩斐然 ——炉霍县农村信用社支持当地经济情况汇报 地处甘孜州北路炉霍县,平均海拔3600米,幅原面积57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4万亩,草原面积496万亩,森林面积122万亩,气侯寒冷、干燥,青稞、小麦是本地农民的主要农作物,牦牛是当地牧民的主要畜产品。全县下辖4个区,全县辖4区、1镇、15个乡、171个行政村。人口4.2万人,其中农牧业人口3.7万人,占总人口的88.10%,农牧户数7391户。 2007年,全县财政收入386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616元,城镇人均纯收入9316元。当地农牧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从事传统农牧业和采挖药材等副业,农牧民收入水平较低,属典型的农牧业贫困县。位于鲜水河畔的炉霍县信用联社始建于1987年――2007年实行的是县乡两级法人的管理模式,原有法人机构5个,2007年末按照小额信贷组织模式改革的要求,经过机构整合现有县联社营业部和城关信用社两个营业网点。全辖在职职工25人,退休职工11人。近几年来我县农村信用社在当地党委政府和人民银行的大力支持下,立足区域经济特点,咬定支农工作不放松,强化内控管理,不断提高金融服务能力,拓宽服务城乡经济领域,积极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和城乡经济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今年截止10月末,全辖各项贷款余额已达2766万元,较年初增长1835万元,其中三农贷款余额达2460万元,同比多增560万元;实现利息收入174万元,同比多增45万元。有效发挥了支农主力军和联系农民最好的金融纽带作用,为建设美丽、和谐、文明的新炉霍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收到了农民增收致富、地方党委政府满意和信用社增效的“三赢”效果。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筑牢业务发展根基业务要发展,内控需先行。一是加强班子队伍建设。有一支坚强的领导班子才能带出一支作风过硬的队伍,才能创出一流的业绩。新的班子优化组合后,坚持每周五召开一次职工大会,对上阶段工作情况进行“回头看”,听取基层部门的汇报,研究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措施,并安排布置下阶段的工作。班子成员坚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凡事在班子会上进行沟通,集思广益,集体决策,形成了团结、进取、务实的领导集体,有效树立了班子成员在员工中的威信。二、倡导优质文明服务,增强同业竞争实力作为一个金融企业,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及,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是取得同业竞争的制胜法宝。面对日益激烈的农村金融市场,该社牢固树立“顾客至上、服务第一”的经营理念,积极开展特色服务。在坚持早其他各单位开门、晚其他各单位关门、中午不关门、节假日不休息”外,还变被动为主动,积极走出去利用农村信用社联系群众广这一特点优势,深挖储源。由于我们的真情付出,得到了大多数客户的理解和信任,从而降低了硬件设施落后,结算渠道不畅带来的负面影响,各项存款稳中有升。三、唱响主旋律,服务“三农”,支持新农村建设一是在资金安排上、信贷投向上,我们坚持做到“三优先”原则——即:农业贷款优先、农户贷款优先、社员贷款优先。二是把推进种养殖业发展作为支农工作的着力点。为了提高本食作物——青稞、小麦、豌豆的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从2000―2007年全辖农村信用社投入信贷资金200余万元,推广新粮种种植100余亩,每亩提高单位产量100多斤。另外,我们还根据市场需要,配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农牧民围绕市场发展商品经济走“市场+农户”的路子,据初步统计:1998——2008年上半年先后投入资金3900余万元,帮助农牧户1110多户饲养奶牛10000余头、牦牛20000余头,还支持大蓬蔬菜种植户10多户、支持养猪户8户养猪80余头、青稞酒酿制户3户,既丰富了当地“菜篮子”。又为农牧民致富增收、信用社增效找到了一条新路。三是及时作好春耕资金的投放,保证农业生产资金的需要。每年春耕到来之际,全辖信用社职工全力以赴做好春耕备耕所需资金的投放工作,为了不误农时,我们及时做到早调查、早准备、早投放,在自己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采取各种措施,如向人行申请支农再贷款等,多方调剂资金,据初步统计:从脱钩以来截止今年上半年,全辖累计投放春耕农贷资金3000多万元,使上千户农户受益,占贷户的95%。其中帮助1300户农户前后购回种子352顿复合肥135吨,农药18吨,农机具2250多件(套),耕牛9000多头,有力的支持了春耕生产。其中近千户贷款购买了农用小四轮拖拉机来耕种土地,改便传统的耕种模式,有力地支持了春耕生产,保证了农户春耕生产的资金需要。四是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2002年我县联社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了业务区域广、经营效益好的城关信用社作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试点发放社进行试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