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视角下卖火柴小女孩.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元视角下卖火柴小女孩

多元视角下《卖火柴小女孩》   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名作《卖火柴的小女孩》,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这篇童话自1923年首次入选《新学制国语教科书》以来,至今仍保留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作为经典童话名篇,对其的解读也是开放性的、多角度的,这也为作品教育价值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   一、人道主义视角下的女性解放   五四新文化运动既是一场文化运动,又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在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下,民主主义者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批评,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人性得到了解放,尤其是女性得到了解放,男女平等的思想渐人人心。陈独秀在《妇人观》里称:“夫女子虽非为发号施令而生,然其天赋之权能,足以统驭发号施令之男子。最善良最和乐之伉俪,其妇人每最拥威权,计从而言听也。”随后又在《欧洲七女杰》中称:“吾侪须眉对之,能毋汗颜乎。爰录其脍炙人口者七人,以为吾青年女同胞之观感焉。”其中包括无私奉献的南丁格尔、爱国的贞德、刚毅的罗兰夫人等,她们都是女中豪杰。《新青年》1―5卷也持续关注“妇女问题”“男女问题”“妇女解放问题”等。20世纪20年代以后,从小学到大学男女同校,打破了传统的女子不设学堂的旧封建习俗,女性得到真正的解放,女子获得平等受教育权。   同时,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传统代圣人立言的旧文学,更是人们抨击的对象。伴随着思想的解放,对文学性质的解释也获得了自由。周作人在《人的文学》中说道:“中国讲到这类问题,却须从头做起,人的问题,从来未经解决,女人小儿更不必说了。如今第一步先从人说起,生了四千余年,现在却还讲人的意义,从新要发现‘人’,去‘辟人荒’,也是可笑的事。但老了再学,总比不学该胜一筹罢。我们希望从文学上起首,提倡一点人道主义思想,便是这个意思。”同年,周作人就翻译了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并于1919年发表在《新青年》第6卷1号上。1923年,叶圣陶、范祥善等人在编《新学制国语教科书》时,便选人了这篇童话。这篇童话用凄凉的语言,通过描写一个穷人家的女孩在冰天雪地里卖火柴,最后冻死在街上的故事,引起人们对小女孩的同情。与之同时选人的还有《先妣事略》《祭亡妻黄仲玉》《插秧女》《寒晓的琴歌》反映女性的文学作品。该书的编辑大意称“本书选辑,以具有真见解、真感情、真艺术,不违反现代精神而又适合于学生的领受为标准”。由此可见,编者深受五四运动人性解放思想的影响,人道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反映女性的文学作品五四以后在语文教科书中也有所增加。在人道主义背景下入选语文教科书,《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女性解放思想在语文教育中的很好体现。   二、语文科学化视角下的文法规范   五四运动以后,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渐入人心。科学思想进入学科领域,使学科进一步分化、细化。教育专家们纷纷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对教育影响重大。如章士钊的《中等国文典》、黎锦熙的《国语文法》、陈望道的《作文法讲义》、夏丐尊的《文章作法》以及唐钺的《修辞格》等,这些著作都对国语课程标准的制订、国语教科书的编写以及教员的教学等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与此同时,五四初期过于注重社会问题,过于注重思想,导致国文程度下降,也亟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叶圣陶在《   2.助读系统:插图中看贫苦,说明中唤同情   编者为唤起学生对卖火柴小女孩生活的关注,以及对小女孩命运的同情,进行了精心设计。1936年出版的《实验国语教科书》在课后特意“说明”,这篇童话“写死并不写得可怕而只写得可怜,使我们读了永远忘不了这篇值得人类同情的图画”,以引起学生的同情。   1937年出版的《新编高小国语读本》编例称:“本书教材,力求合于儿童心理,自儿童的实际生活出发,各课皆有意义、有目的;并特别注重复兴民族的精神以激发儿童救国求生存的意识和情绪。”编者在课文的结尾,即“明天早上……她仍旧坐在那条狭街里。背脊靠着墙,低下头,一动也不动了。可是小小的手里,仍旧紧握着那火柴包儿”,精心设计一幅插图,小女孩衣衫褴褛,光着脚丫,背靠着墙,冻死在这冰天雪地的大年夜里。插图与课文构成一个画面,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小女孩当时在雪地里冻僵的情形,对小女孩的同情之心必会油然而生。   3.练习系统:引发学生对贫民生活的思考   编者在练习的设计上也是直面社会问题,引发学生对社会贫富不均问题以及贫民生活疾苦的认识和思考。1932年出版的《(新亚教本)初中国文》称:“编者确认国文教学的目的在训练思想,养成对于实生活上种种问题的批判力及正确表达的技能。所以教材的选择纯以内容为主。一切文体的类型或文言和语体的畛别完全不注重的。教材的编辑纯以某问题或中心思想为轴心联系各篇成为一组。合若干组称一册,一册也有他的中心。”编者将这篇童话安排在“实生活的体认――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