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海洋文化观构建海洋文学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
基于海洋文化观构建海洋文学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 摘要:我国海洋文学的研究正逐渐走向深入,但是与之相应的海洋文学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实践却尚未起步。语言文学携带着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任,起着传承民族文化、塑造人格构造精神的重要作用。在国家海洋战略下重新发掘与利用我国海洋文学作品的审美资源,分享西方海洋文学作品的丰厚传统,并将两者加以结合,重视和研究海洋文学课程体系的系统建设与全面实践,为我国海洋文化观的建构提供强大的话语和审美资源。 关键词:海洋文化观;海洋文学;课程体系;建设;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214-02 为应对“21世纪是海洋世纪”的预测与挑战,海洋文化的研究近年来日益升温,海洋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海洋文学也开始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海洋文学”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1975年台湾的《大海洋》诗刊创刊号上发表了朱学恕撰写的创刊词《开拓海洋文学的新境界》。1987年台北角出版社出版了辅仁大学林耀德主编的《中国现代海洋文学作品选》。1998年底,台湾高雄市举行了“海洋与文艺”国际会议,所录论文集中有十篇左右以海洋为主题的学术论文,至此“海洋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特殊的文学种类正式进入学术界的研究视阈,越来越多的研究论文出现在海洋文化研究专辑中。2006年浙江海洋学院柳和勇主编的《中国海洋文化资料和研究丛书》(海洋出版社)包括了《中国古代海洋诗歌选》、《中国古代海洋小说选》、《中国古代海洋散文选》等,为以后的海洋文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2008年在宁波举行了“海洋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后将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瑞典以及国内20多所高校与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的论文加以遴选汇编成册为《海洋文学研究文集》,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海洋文学研究领域的论文集,对以后的海洋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从上可知我国海洋文学的研究正逐渐走向深入,但是与之相应的海洋文学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实践却尚未起步。语言文学携带着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任,起着传承民族文化、塑造人格构造精神的重要作用。我们应充分挖掘海洋文化的内涵,收集并讲授海洋文学作品,使当今大学生尤其海洋类高校学生受到海洋文学作品的熏陶,成为海洋文化学校建设的重要力量。根据调查,海洋高等教育的培养领域集中在水产、矿产、航运等传统技术方面,人文类的研究严重滞后,至今仍没有设立完善系统的培养海洋综合人才的海洋文学课程。由于缺少海洋文学、文化类学科及课程设置,文学这一民族文化综合载体与世界文化重要交流媒介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呈现,这与培养创新型、综合型大学海洋人才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海洋文学是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海洋为叙述对象或直接描述航海行为以及通过描写海岛生活来反映海洋、人类自身以及人类与海洋关系的文学作品”。[1]按照体裁海洋文学包括神话、小说、戏曲、诗词、散文等,这些风格迥异的文学作品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海洋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是海洋文化发展历程中的一面镜子。远古时代先民们面对浩瀚无际、变幻莫测的海洋想象出各种奇异神灵及仙境异域,创造出许多海洋神话传说,滋养了华夏文明,也构成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被奉为中国海洋文学历史源头的《山海经》不仅记载了海内外的神奇地域和事物,还保存有像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神话素材流传至今。《诗经》、《楚辞》以及诸子百家中海洋神话随处可见。孔子曾把海洋作为自己神往的理想境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孟子也将大海作为自己汲取人生哲理的源泉;老子曾言:“澹兮其若海”,“大国者下流”,意喻修道之人当静如深海、包容万物。先哲们的思想深刻影响着后世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对海洋与人生关系的探讨成为中国古代海洋文学重要的精神要义之一。后世历代文学作品不乏对海洋的文学性描写:汉朝东方朔的《海内十洲记》,班彪的《览海赋》,晋朝木华的《海赋》,韩愈的《南海神庙碑》,胡严的《望海》,清朝李汝珍的《镜花缘》、刘大?的《海船》、沈之白的《浮生六记》等都涉及了海洋贸易、海洋航行、海洋想象等。[2]这些海洋文赋及小说或描绘海洋之景色,壮写其雄浑气势;或寄情于瀚海,感悟人生探究生命的真谛;或摹写涉海生活之艰辛,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西方文学传统中有着丰富的以海洋为母题、为背景的作品,在其经典作品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古希腊长篇叙事代表作《奥德赛》和《伊利亚特》记述了特洛伊战争及有关海上冒险故事,是史诗与大海的完美结合。有着神话般幻想并充满传奇色彩的莎士比亚的杰出戏剧《暴风雨》用大海的自然风景和神奇变化来化解人世的种种纠葛。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近代小说的开山之作,这部以同名主人公航海冒险、开发荒岛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反映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含详解与写作参考范文.docx VIP
- 2023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及评分标准.pdf VIP
- 运动会铅球宣传稿.docx VIP
- 《离心机 安全要求gb 19815-2021》详细解读.pdf
- 2025年1月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真题(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湖北银行笔试题库及答案.doc VIP
- 2025年上海市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课件.pptx VIP
- 58同城如何发布房屋出租信息?房屋出租技巧?.doc VIP
-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 3 SPORTS AND FITNESS》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