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师暑期生活叙事 第一次做陪练
教师暑期生活叙事 第一次做陪练 今天下午,终于得暇陪儿子到郊区去练车,兼回娘家,一举两得。这可是儿子拿到驾照后第一次练习。老公不会开车,陪练的任务非我莫属。 我一路把车开到娘家,简单聊天、亲热过后便踏上了我们的练车之旅。儿子是第一次有照练车,我也是生平第一次做陪练。做了七八年的司机,第一次坐在自己爱车的副驾驶位儿,还真有些不适应。不过更多的是紧张,车子启动后,我的左手始终放在手刹的位置,以防有什么紧急情况儿子应付不过来。另外,身子坐得笔直,一双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车子前方,帮儿子侦察有无横穿马路的车辆、行人。嘴巴更是辛苦,“儿子,离右边车子有点儿近”“儿子,快点刹车”“儿子,能不能慢点儿”“儿子,按喇叭”“儿子,左拐弯要拐大弯”“儿子,离前边的车太近了”“儿子,前边红灯”……把当初自己练车时师傅嘱咐我的话悉数转交给了儿子,有些话还循环播放。比较可乐的是有几次嫌儿子反应不够快,竟然拿自己的左手去拉儿子的右手,幸亏我知道不敢动人家的手,只是象征性的亲密碰触了几下。 中间妹妹打来电话,我没敢接,直接把手机递给了后排座的侄女。往北走着走着,感觉离黄河游览区不远了,索性去转转,拿上手机打开高德地图准备搜索行车路线。刚把高德地图打开,却见红灯近向我们逼来,赶快放回手机“监视”儿子是否会及时停车。 当我度过了高度紧张期,静下心来反思:自己是不是说的太多了,是不是替人家操心太多了,整天给家长讲要对孩子放手,而且我过于紧张势必会传染给孩子,影响孩子的判断速度。况且儿子之前的状态还是不错的,沉稳、轻松,比她娘当初强太多了。因此,从黄河游览区返回的途中,我把放在手刹上的手收了回来,身体也比较自然地窝在了大大的座椅上,也不过度替人家着急,偶尔还有时间往路两旁看瞄两眼,了解了解家乡的变化……心静了,感觉路程也近了,不知不觉也回到了娘家。下车的刹那,忽然感觉好累,比自己开车累多了,口干舌燥,心慌慌。儿子也有了自己的战果,一口气开车三十公里。 晚上去万达吃饭,考虑到侄女和儿子年龄相仿,她在边上儿子不会紧张,去万达地下停车场次数比我多,就勇敢地让侄女(已开车两年了)坐在副驾驶座上指挥,自己则坐在了后排座上。山高皇帝远,坐在后排自然少操心不少,到了停车场俩孩子在前边负责找车位,找到车位,侄女下来指挥儿子倒车。别说,这表姐弟配合还挺默契,只两把儿子就把车停妥了。 吃完饭回家途中,我基本大撒把了,只管欣赏家乡的夜景,感叹家乡变化之大,变化之美。末了,我激动地调侃道:“儿子,以后老妈出去,你是不是可以负责接送了?” 回到娘家收拾停当已近凌晨十二点,我却没有丝毫困意,今天的经历如电影般在脑海里回放。儿子今天是第一次练车,收获不小;我是第一次做陪练,体验了一把陪练的心惊胆战与不易;第一次坐在自己爱车的副驾驶和后排座上,以后可以经常享受了,真心激动、兴奋。 值得纪念的第一次,我和儿子的第一次。 今天下午,终于得暇陪儿子到郊区去练车,兼回娘家,一举两得。这可是儿子拿到驾照后第一次练习。老公不会开车,陪练的任务非我莫属。 我一路把车开到娘家,简单聊天、亲热过后便踏上了我们的练车之旅。儿子是第一次有照练车,我也是生平第一次做陪练。做了七八年的司机,第一次坐在自己爱车的副驾驶位儿,还真有些不适应。不过更多的是紧张,车子启动后,我的左手始终放在手刹的位置,以防有什么紧急情况儿子应付不过来。另外,身子坐得笔直,一双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车子前方,帮儿子侦察有无横穿马路的车辆、行人。嘴巴更是辛苦,“儿子,离右边车子有点儿近”“儿子,快点刹车”“儿子,能不能慢点儿”“儿子,按喇叭”“儿子,左拐弯要拐大弯”“儿子,离前边的车太近了”“儿子,前边红灯”……把当初自己练车时师傅嘱咐我的话悉数转交给了儿子,有些话还循环播放。比较可乐的是有几次嫌儿子反应不够快,竟然拿自己的左手去拉儿子的右手,幸亏我知道不敢动人家的手,只是象征性的亲密碰触了几下。 中间妹妹打来电话,我没敢接,直接把手机递给了后排座的侄女。往北走着走着,感觉离黄河游览区不远了,索性去转转,拿上手机打开高德地图准备搜索行车路线。刚把高德地图打开,却见红灯近向我们逼来,赶快放回手机“监视”儿子是否会及时停车。 当我度过了高度紧张期,静下心来反思:自己是不是说的太多了,是不是替人家操心太多了,整天给家长讲要对孩子放手,而且我过于紧张势必会传染给孩子,影响孩子的判断速度。况且儿子之前的状态还是不错的,沉稳、轻松,比她娘当初强太多了。因此,从黄河游览区返回的途中,我把放在手刹上的手收了回来,身体也比较自然地窝在了大大的座椅上,也不过度替人家着急,偶尔还有时间往路两旁看瞄两眼,了解了解家乡的变化……心静了,感觉路程也近了,不知不觉也回到了娘家。下车的刹那,忽然感觉好累,比自己开车累多了,口干舌燥,心慌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