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师美文欣赏 有奶奶的日子
教师美文欣赏 有奶奶的日子 《朗读者》已经播到了第三期,我还是没有时间看直播,直到现在才在电脑上看完,这一期节目的泪点太多,每个朗读者的故事都牵动人心,打动心底最柔软的那一部分,遐思迩想间数次眼睛朦胧,泪水无声地从眼角落下。 徐静蕾和奶奶的故事让我感同身受,我的奶奶已经离去了近二十年,可是心中那份不舍和牵挂却永驻心间,随着她的朗读,我禁不住哭出了声,奶奶是天空中那颗最亮的星星,永远闪耀在我的心中。曾经无数次,累了倦了,抬头看看天空,我知道,有一颗最闪亮的星星在那里,爱着我,看着我,感受着我的喜怒哀惧,给我最深情的陪伴。 小学一年级,无论刮风下雨,村头的小桥边,一个高大的身影总会在我放学时伫立在那里,挽着整齐的发髻,穿着蓝黑的带襟衣衫,裹着裤脚,两手随意地放在背后,向我放学的小路眺望。去学校的路要经过一条小河,也是一个大大的深沟,桥的位置高,所以很容易看到小学的位置,只要我们下了坡,奶奶就能轻松地看到了我了。当然,我也会看到奶奶,每次,都雀跃着飞奔过去,拉着奶奶的手,一起回家。奶奶会告诉我要吃什么饭,问我在学校学了什么,我也随着奶奶的问题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一直说到家里,吃到奶奶给我准备好的饭菜。 渐渐的我在长大,觉得奶奶的身影没有以前那么高大了,到了五年级,我居然和她一样高了,原来,奶奶那么瘦,个子也没有那么高啊!很久以来,我都不知道奶奶是怎么看时间给我做饭的,她不识字,不认识钟表,可是总能按时做好饭,放学前到村口去接我们(我上三年级时弟弟也上小学了)。后来,慢慢懂事了,才知道奶奶的钟表晴天时就是太阳,她会看我家东屋那边的树荫来判断时间,阴天下雨时就约莫着时间,居然也差不多,做饭从来没有耽误过。 奶奶小时候曾经裹过脚,有几个脚趾头都是蜷着的,走路不会很快,我出生那年她已经65岁了,她不再去地里干活了,但她会给全家人做饭。说实在的,她炒的菜只有油盐,印象最深的是炒土豆,奶奶不会切细细的丝,只有粗粗的我们称之为“板凳腿”的土豆条。土豆淀粉多,容易粘锅,她就加水,半煮半炖的,大多时候都是煮的熟透,筷子一夹就碎,即使如此,放学后,饿极了的姐弟狼吞虎咽的,一口气吃到盘子里的土豆汁被馒头沾的光光的,根本不用再洗盘子了。有一个印象最深的场景,就是姐弟吃饭,最后剩一点点土豆时,往往是剪刀石头布决定谁用馒头擦盘子的,赢的人简直像收了份大礼,一把把盘子拉到自己的面前,撕一块馒头,用心地擦,直到没有一点点汁液……。那份馋像,我们几个都有过,奶奶总是在旁边看着,乐呵呵地说,真不叫奶奶洗盘子啊,下回还炒呢! 最初的和面就是奶奶教我的,她说,“和面有三光:手光,面光,盆光,那些把手上、盆上沾的粘巴巴的,是面没有和到(她说的到,现在我理解是水和面粉的比例,还有手劲儿以及揉搓的时间)。”受奶奶的真传,我做的一手好面食,不论是蒸馒头还是烙饼,包饺子包子,炸丸子等等,没有难为着我的,做出来颇受众赞。五六岁就开始配合奶奶包饺子,我会擀皮儿,最初不是圆的,连椭圆都算不上,就那奶奶都能把馅儿放进去,包出来一个个的饺子,擀的皮儿大小不均匀,厚薄不一,奶奶从不怪我,皮儿大了,就用刀切开,包成两个,厚的呢,自己在用手摁摁,薄一点,继续包。慢慢地,她耐心地教我,手把手地教我如何让一小团团的面剂子在小擀面杖下转动,变成一个个的圆圆的饺子皮。记得第一次擀面杖下的小东西开始转起来时,给我激动地大喊,“奶奶,我会转了!”奶奶不失时机地夸我,“俺家霞就是手巧,一学就会。”奶奶脸上的笑容让我备受鼓舞,没几次就练成熟手了,每次包饺子我都是擀皮儿的主力军。前几年,教我的小丁擀饺子皮儿,他有和我一样的经历,儿子兴奋地看到皮儿在自己的擀面杖下转动,受力均匀,成为厚薄正好的圆形皮儿,美的他呀,那一刻,我想到了当年的我,一样的成就感啊! 奶奶说过好多次,要家里人对女孩更好,她的理由是姑娘将来是人家的人,不知道是享福还是受罪,在自己家就要多疼一些。这也是我们家的传统,姑姑没有出嫁前在家里,她奶奶也是这样说的,所以,我家的女孩子要比邻居的更受宠爱,无论吃还是穿,总要先紧着女孩的。大约如此,我爸爸妈妈更是宠我,自小任性大约就是这样来的吧。 没有上过学的人并不是没有文化,做人“理”字当头,就是奶奶传递给我的。奶奶脾气好,从不见与人争吵,遇事心平气和地和人说,慢慢摆理,也会把人家说的心服口服。自小在奶奶身边长大,耳濡目染,在村里的小伙伴里,大人们总说我是个讲理的孩子,虽然脾气厉害了一点。奶奶不爱与人争,息事宁人,这大约是因为年龄大了,还有就是她天性如此,和善,心宽,这也许是她长寿的秘诀之一吧。 …… 活到近九十岁,奶奶一直和我们生活在一起。上班了,奶奶也很高兴,她觉得孙女能够在学校当老师是一家人的光荣,每次下班回家,她都要问我学校的事情,我耐心地讲给她听,就如小时候,她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