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词类活用幻灯片.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法(下) 实词的活用 一、词类 ——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而划分出来的类别。 也即根据词与其他词的结合能力,也就是在句子中充当结构成分的能力,对词在语法上的分类。 文言文词类的划分情况: 基本与现代汉语一致。先秦汉语的词类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助词等十一类。 二、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 词类活用主要是有关名词、动词、形容词的问题。 名词 ——指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经常地用作:主语、宾语、定语、谓语 动词 ——指表示动作、行为和发展变化的词,经常作谓语。 形容词 ——指表示事物的性质和状态的词,经常作定语、状语和谓语。 总的说来,在古代汉语中, 名词可以自由地用作主语、宾语,而动词、形容词一般不用作主语和宾语; 动词一般也不用作定语,而名词、形容词却经常用作定语; 动词一般用作叙述句的谓语,而且可以带宾语,而名词、形容词一般不用作叙述句的谓语,不带宾语。(当然,名词可以作判断句的谓语,形容词可以在描写中作谓语,但均不带宾语) 这三类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是由一定分工的,也就是说,这三类词的基本功能是比较固定的,也即词有定类。 三、词类活用的定义及其与兼类的区别 各类词的基本功能是比较固定的,也即词有定类。 但是某些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又可以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语法功能,充当别的词类使用,这就是词类的活用。 活用是临时的、偶然的用法,活用后的词性不是词固有的语法属性。 现代汉语: 铁: ⑴铁了心了。 但现代汉语的词类活用情况比较少,远没有古代汉语普遍。如: (2)曹子手剑而从之。( 《公羊传?庄公十三年》)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4)将军身被坚执锐。(《史记·陈涉世家》) 一个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活用成了别类词,具有了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一旦离开了这个语言环境,这个词仍然恢复它的固有的词性。 “临时”把活用和兼类区别开来。 兼类是词本身固有的。 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语法功能,这些功能的表现,是词本身固有的,一个词的各种兼类用法都是固定的,经常的,不是临时的,偶然的。因而这个词同时兼属不同的词类。 计: ①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②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益 ①雍水暴益,荆人弗知。《吕氏春秋·察今》 ②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察今》 ③其家必日益。《吕氏春秋·贵当》 ④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词的活用和词的兼类是不同的,词的活用是指某个词临时活用作别类词,而词的兼类是指某个词具有两种词性或两种以上的词性。 四、古汉语的实词活用 主要只涉及动词、形容词和名词这三类词的活用,用法则分为: 动词、形容词和名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和名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和名词的一般动词用法 为动用法 名词作状语的用法。 五、古汉语的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也就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物发出这个动作。 如: 起 ①(张)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韩愈《张中丞传后序》) ②使华元夜入楚师,登子反之床,起之。(《左传·宣公十五年》) 将 (1)齐使田忌将而往。(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兼语式(递系式 ):主语 +使+兼语+谓语。 所谓使动用法,不包括出现了“使”的情况: (2)齐威王欲将孙膑。(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将孙膑——使孙膑当(成为)将 动宾结构——表达的递系或兼语的内容 (一)名词的使动用法 (1)普通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用作使动,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如: ①尔欲吴王我乎?(《左传?定公十年》) ②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孟子将朝王》) ③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④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史记·晋世家) (2)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 方位名词也可以用作使动,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按照这个方位名词所表示的方位行动。 ①筑室百堵,西南其户。(《诗?小雅?斯干》) ②必以萧同叔子为质,而使之封内尽东其亩。(《左传?成公二年》) ③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庄辛谓楚襄王》) ④故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史记?苏秦列传》) ⑤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韩愈.进学解)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①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闬闳,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子产坏晋馆垣》) ②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

文档评论(0)

006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