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合资投行中国策略
合资投行中国策略 中国资本市场在积极财政政策与宽松货币政策的双重推动下,于2009年迅速恢复了活力 虽然源于美国次级债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余波未了,但中国资本市场在积极财政政策与宽松货币政策的双重推动下,于2009年迅速恢复了活力:沪深300指数全年上涨97%。数据提供商Dealogic的统计显示,中国企业2009年IPO金额达到504亿美元,跃居全球之首,占到全球IPO总量的44%;美国企业同期的IPO金额为240亿美元。中国去年的IPO交易数量达到183宗,美国只有54宗。 中国投行业务一枝独秀 2009年,A股市场的融资额令人瞩目:中国证监会网站统计显示,企业通过首次公开上市(IPO)集资1831亿元;再融资中企业增发融资总额达3020亿元(含资产注入价值),配股企业融资总额为106亿元;债券融资中可转债和可分离债融资总额77亿元。2009年,同属大中华区资本市场的香港超越纽约,成为2009年全球IPO融资最多的市场,集资额达2424亿港元。 来自Dealogic的数据显示,由于管理层采取了扩大市场规模的渐进措施,债券融资审批程序的效率在提高。2009年中国的债券发行额达到创纪录的2234亿美元,较2008年的955亿美元上涨134%,在亚太区(日本除外)排名第一。 Dealogic的调查显示,2009年亚太区并购市场一枝独秀,已宣布的并购交易额达6121亿美元,较2008年增长12%,成为全球唯一实现交易总额增长的地区。相比之下,EMEA(欧洲、中东和非洲)和美洲分别下降了43%和22%。 同期,中国并购交易总额为1664亿美元,占亚太区(日本除外)总额的34%――处于历史上第二高的水平。2009年,中国公司的海外并购交易总额达到460亿美元,几乎追平2008年创下的历史最高纪录500亿美元。中国近年的海外并购额显著高于往年:2005年中国的海外并购额只有96亿美元,而2007年是254亿美元。 中国的海外并购活动集中在能源和资源交易上,目的地国家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孙玮认为,中国对能源安全的渴望,将继续推动其海外并购交易。她进一步表示:“中国希望实现投资多元化,进行美元资产以外的投资,因而期望在欧洲、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地实施交易。” 与此同时,外资公司在中国的并购活动却大幅减少:2009年已宣布的交易额为312亿美元,比2008年减少25%。孙玮指出,外资在华并购活动减少,主要是由于跨国公司在全球衰退中唯求生存,加上许多中国内地公司不缺资金,或者不需要外资技术。 繁荣的资本市场为投资银行与证券公司带来了良好的收益,2009年国内43家券商承销及保荐费用共计45亿元。中金公司成为A股IPO重新启动以来最大的获益者,仅中国建筑、中国重工、中国北车三家大型国有企业的主承销业务,就募集资金787亿元。中金公司的承销保荐费收入以10.1亿元排名券商第一。紧随其后的大型券商分别是中信证券(承销保荐费用总计6.8亿元)、招商证券(2.8亿元)、国信证券(2.7亿元)与东方证券(2.6亿元)。 随着2009年10月中国创业板的正式推出,在中小公司发行方面长袖善舞的国信证券、平安证券等南方券商拥有了更大的舞台。2009年,平安证券承销保荐的13家公司均为中小板与创业板企业,国信证券承销的13家公司,除深圳燃气外,也均为中小板与创业板企业。中信证券与东方证券的IPO项目则是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兼而有之。 2009年的A股IPO市场,无论是项目数量还是承销金额,本土券商依然保持绝对优势。曾在2007年一度跻身于内地IPO集资额前10名的合资投行瑞银证券、高盛高华,自2008年起表现不温不火。2009年11月,瑞银证券和高盛高华共同担任招商证券上市的主承销商,集资额超过110亿元,这是高盛高华去年唯一完成的A股IPO项目;除此之外,瑞银证券担任了创业板公司北陆药业的IPO主承销商,融资3.04亿元。 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在华合资券商中德证券在2009年7月成立后,于当年9月完成了首个IPO项目――辉煌科技在中小板上市,融资3.88亿元。2010年1月8日,该公司担任主承销商的九洲电气在创业板上市,集资5.48亿元。 合资投行在华发展参差不齐 内地第一家合资投资银行――中金公司早在1995年8月即已成立,该公司拥有其他竞争者不可比拟的政界关系,创建历史又远较其他合资证券公司长,因此中金公司的市场表现只能算是特例,在合资券商中并不具有代表性。2003年以来,中国内地先后成立的合资证券公司包括:华欧国际(现已更名为财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