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淋巴结调强放疗的剂量学研究.PPTVIP

鼻咽癌淋巴结调强放疗的剂量学研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鼻咽癌淋巴结调强放疗的剂量学研究

References: [1].林勤等, ^18F-FDGPET/CT在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分期中的作用.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12. 32(6): 第418-421页. [2].Yen, T.C., et al., Are dual-phase 18F-FDG PET scans necessary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to assess the primary tumour and loco-regional nodes? Eur J Nucl Med Mol Imaging, 2005. 32(5): p. 541-8. [3].van den Brekel, M.W., et al., 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assessment of radiologic criteria. Radiology, 1990. 177(2): p. 379-84. [4].King, A.D., et al., Neck node metastases from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MR imaging of patterns of disease. Head Neck, 2000. 22(3): p. 275-81. [5].Antoch, G., et al., Whole-body dual-modality PET/CT and whole-body MRI for tumor staging in oncology. JAMA, 2003. 290(24): p. 3199-206. [6].张国义等, PET/CT与MRI在鼻咽癌淋巴结转移诊断和N分期中的比较研究. 中华肿瘤杂志, 2006. 28(5): 第381-384页. [7].胡伟汉等, PET-CT与MRI诊断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的对比研究. 癌症, 2005. 24(7): 第855-860页. 阳性淋巴结定性标准(随访) 采用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将治疗后达PR或CR,或者表现为SD但治疗结束后6月内出现进展的淋巴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鼻咽癌淋巴结调强放疗 的剂量学研究 谭志博 闵艳梅 郎锦义 冯梅 徐鹏 罗杨坤 范子煊 四川省肿瘤医院 放疗中心 研究背景 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率高达70%以上,对阳性淋巴结给予66~70Gy的剂量照射已达成共识,但对于咽旁小于5mm及颈部I~VI区小于10mm且无中央坏死、环形强化或包膜外侵犯的小淋巴结调强放射治疗的靶区设计及照射剂量仍存在争议 研究目的 观察鼻咽癌小淋巴结在放射治疗中的动态变化及远期疗效分析,指导临床靶区设计 研究方法 我院自2002年开始鼻咽癌IMRT放疗,在勾画靶区时,对颈部I-VI区小淋巴结,部分病人被勾画为CTVln,给予44-60Gy生物效应剂量(BED),部分病人被勾画为GTVln,给予≥60Gy(BED)。本研究将对以上病例的小淋巴结在放疗50Gy时及治疗结束6月时动态变化进行统计,并分析小淋巴结退缩率及预后与剂量、化疗、小淋巴结特征等因素的关系 纳入标准 排除标准 1.鼻咽部病理证实为鼻咽癌2 .无远处转移 3.入院前未接受任何放、化疗等其他抗肿瘤治疗 4.接受IMRT根治性治疗 5.有治疗前CT或MRI影像资料 6.有淋巴引流区在50Gy左右剂量照射时的CT或MRI影像资料 7.有治疗结束后3-6月的CT或MRI复查影像资料 1.病理类型为腺癌、乳头状 癌及腺样囊性癌 2.三年内失访 3.仅行1周期化疗的患者 2005.1.~2011.1.,我院初治IMRT根治、有治疗前和放疗50GY时及治疗结束6月CT/MRI影像资料、无远处转移鼻咽癌 N=463 病理类型I型和II型(WHO2005)鼻咽癌 N=459 腺癌 N=1 乳头状癌 N=1 腺样囊性癌 N=2 3年内失访 N=52 未化疗或至少化疗2周期的鼻咽癌 N=359例 仅化疗1周期 N=48 病例筛选及研究设计流程图 ≤50Gy N=170 55-66Gy N=44 ≥66Gy N=50 进行RC、LC、OS等生存分析 随访≥3年的鼻咽癌 N=407 N=359 N=359 分别于小淋巴结照射50Gy左右时和治疗结束6月随访时评价淋巴结动态变化 (按小淋巴结生物剂量分组设计) (按有无化疗分组设计) 50-55Gy N=95 单纯放疗 N=84 放疗+化疗 N=2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