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台起凤传说到红色精神重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东台起凤传说到红色精神重塑

从东台起凤传说到红色精神重塑   湘乡市东山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1890年4月,由湘军将领、新疆首任巡抚刘锦棠择址、倡修并于1895年12月正式开班课士,取名“东山精舍”。开办伊始,《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就称赞“开湖南新学之先河”,是“大学的萌芽”。《中国现代社会史》则把它与北京的同文馆等并称为中国现代教育最早的新式学校。1900年,学校更名为“东山书院”,南清朝状元、书法家黄自元题写“东山书院”门额。1905年,学校更名为东山高等小学堂。   底蕴深厚的东山学校因一代伟人毛泽东曾求学于此而愈加熠熠生辉。   毛泽东的东山求学,是东山学校浓墨重彩的历史篇章。   1910年秋,胸怀大志的毛泽东走出韶山冲,来到东山高等小学堂,凭一篇浩气十足的《言志》,赢得了堂长李元甫的赞赏。李元甫高兴地说“我们取了一位建国才”。   在这里,少年毛泽东立下了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给自己取名“子任”,意即以天下为己任。他在此作了一首《七绝?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无疑,东山学校是毛泽东人生道路上最为关键的一步,如他后来在接见东山高等小学堂同班同学谭世瑛时所说,“我虽然是湘潭人,但受的是湘乡人的教育”。“我进不了东山学堂,也到不了长沙,只怕还出不了韶山冲呢”。   毛泽东在东山学堂学习时,很喜欢读康有为、梁启超的书和文章,常仿效“康梁体”作文。当时,一些保守的教师认为,康梁二人的书是“为洋鬼子说的话”,不让学生看,对仿效“康梁体”的文章更是贬斥。学堂的张先生,在毛泽东投考时,就曾以他不是湘乡人为南反对录取。毛泽东入校后,张先生对他或多或少有成见。毛泽东性格沉静,不苟占笑,洒脱不羁,他视之为恃才傲物,不尊师长;毛泽东装束俭朴,不修边幅,他认为是仪表不整,不拘小节;毛泽东年龄较大,有些课目如算术、图画、生物等底子较薄,而对国文、历史和地理等课很感兴趣,成绩也很突出,则被他斥为“偏废”“一条腿”,评判为“名列后榜”。毛泽东看“过激”书刊,效康、梁文体,更加触怒了他。他认为毛泽东的文章“一窍不通”,不仅没有加圈加评,连断句的标点也不打,篇篇作文都打20分――不及格!   堂长李元甫得知这一情况后,深感张先生做法欠妥,出于对毛泽东的器重,他向一些师生公开表示了自己对此事的态度:毛润之的文章我都看过了,是写得很好的,他思想前进,文笔泼辣,给八九十分都不为过分。另外嘛,康梁体的文章也是可学的……   从此,东山高等小学的教学风气来了一个大转变。谭咏春先生得到李元甫的应允,在讲堂里开讲康梁文体;贺南纲先生则开讲了《饮冰室文集》,这是毛泽东尤其喜欢的。学堂到处都在讲维新,甚至还有宣传民主和自由的,也有讲博爱平等的。曾留学日本的肖先生,甚至在课堂上讲起了“洋文”《泰西五十轶事》和《天方夜谭》。东山学堂活跃起来了。毛泽东和同学们都很高兴,觉得这才真是一个“洋学堂”。   毛泽东就学时,东山学堂建立了札记册制度,规定每位学生备札记册两本,将每日读书所得详细记录于札记册上,分朔望上交,两册轮换,教师发现学生写得好的文章,先在教师中传阅,后在学生巾传阅。这个传阅制度一直流传,毛润之、萧植藩、萧子璋、陈赓等的文章在学生中广泛传阅,而且一届一届往下传,比毛泽东晚了10年就读东山学堂的谭政,入校时还传阅过毛润之的文章。   值得一提的是,毛泽东求学时特别重视参加体育活动,除了必修的体育课外,毛泽东还和同学们组织校外集体活动,或静坐默思,或登山游泳,以达到共同娱乐、调剂身心、锻炼意志、增强体质的目的。毛泽东和萧三、谭世瑛、萧子升等经常早晨到东台山跑步、爬山,锻炼完后就坐下来看书,读报或探讨各种问题。   除了毛泽东,东山还走出了共和国开国大将陈赓、谭政,革命烈士毛泽覃、杨幼麟,著名诗人萧三,著名社会活动家易礼容,杰出学者萧子升,地理学界先驱黄国彰,法语泰斗萧子风等众多英才俊杰。   1895年至1940年,学校共办班45个,毕业学生2000余人。1940年8月,学校召开士绅会议,决定将东山高等小学堂改为初级中学,学校定名为湖南省私立东山初级中学,至1949年上期,共招18个班,毕业学生共计664人。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10月,湖南省文教厅批准定名为“湖南省立东山小学”,由省文教厅直辖(1955年管理权下放到县)。   1958年9月10日,毛泽东主席亲笔为母校题写校名,并托他的私塾老师毛宇居带回了一封给母校的回信,学校正式定名为“东山学校”。从此,学校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东山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学校1956年增办初中,1969年增办高中,1997年剥离初中,1976年至1978年,曾经设立了“五七”大学部,开设农学、农机、林业、畜牧、园艺等短期训练班,共培养各类工农学员400余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