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了不起盖茨比文体特征分析
了不起盖茨比文体特征分析 摘 要: 依托语言学和文体学的有关理论,从描写角度、叙述顺序和描写焦点等三方面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语言进行文体分析,旨在阐明这部小说的主题意义和美学效果是如何通过作者的语言选择和叙述技巧得以实现的,并进而证明将文体学应用于文学作品的阐释和欣赏有着极大帮助。 关键词: 《了不起的盖茨比》 文体特征 描写角度 叙述顺序 描写焦点 一、引言 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1]记录了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生活场景。小说描述了出身贫寒但善良能干的盖茨比百折不挠,甚至不择手段地实现自己的美国梦而不息奋斗,虽一度接近成功,但最终梦破身亡的悲剧故事。小说以完美的艺术形式向读者诉说了一场美国梦的破灭。由于对20年代生活状况生动而真实的刻画,这部小说成了那个时代的代名词。小说无论在思想还是艺术方面都是菲茨杰拉德最优秀的作品。同时,由于它透彻、生动和独特的文体成就,得到了读者极大的关注和赞赏,并吸引了无数评论家对它无以伦比的艺术魅力的探索。然而,对于这部小说的阐释和欣赏,多是从词汇和语法等微观角度出发,缺乏对构建整部作品的方式,包括小说的叙述视角和人物话语的不同表达形式等的研究。 著名语言学家韩礼德(Halliday)曾提出语言的三个“元功能”,即人际功能、语篇功能和概念功能。而英国文体学家利奇(Geoffrey N.Leech)和肖特(Short Michael)照应此观点,又在他们的著作《小说的文体》[2]中根据功能语言学的理论从三方面,即描写角度(point of view)、叙述顺序(fictional sequencing)和描写焦点(descriptive focus)对小说的文体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本文将依托这两个重要的语言学和文体学理论,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语言进行文体分析,旨在阐明这部小说的主题意义和美学效果是如何通过作者的语言选择和叙述技巧得以实现的,并进而证明将文体学应用于文学作品的阐释和欣赏有着极大帮助。 二、描写角度 描写角度是指一篇文学作品中叙述者对叙述事件的态度或意见(Leech Short,1981:174)[2]。作者可以第一人称“我”的角度进行叙述,也可从小说中某一人物的角度入手,或者以一个第三者的身份来叙述。在《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作品中,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让读者直接与事件接触,作者却“躲到了幕后”,使作品取得了“全景式叙述”所不能取得的真实效果。小说虽然讲的主要是盖茨比的故事,但并未以盖茨比作为叙述者来讲述他自己的故事,而采用的是第一人称见证人的叙述视角――以小说中的另一个人物尼克?卡洛威(Nick Carraway)作为叙述者并采用第一人称“我”作为叙述人称来进行叙述。尼克?卡罗威既是故事的叙述者和评论者,又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与矛盾的双方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通过这个既在小说的发展中,又置身于事件之外的叙述者客观、理性的叙述,使得故事始终与我们读者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也从而显得更为客观和真实。作者借用尼克的忠实的见证人和旁观者身份,体现了自己的完全沉醉,也体现了自己冷眼旁观的清醒。“这样的清醒状态逼迫读者更加投入,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一切空白填补完整”(杨瑛,2007:119)[3]。比如小说中有下面的描述: (1)When I came back from the East last autumn I felt that I wanted the world to be in uniform and at a sort of moral attention forever;I wanted no more riotous excursions with privileged glimpses into the human heart.Only Gatsby,the man who gives his name to this book,was exempt from my reaction――Gastby,who represented everything for which I have an unaffected scorn.If personality is an unbroken series of successful gestures,then there was something gorgeous about him,some heightened sensitivity to the promises of life,as if he were related to one of those intricate machines that register earthquakes te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