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折射抑或扭曲
历史折射抑或扭曲 摘要: 狄更斯著作《双城记》一经问世,便因其对法国大革命的细致刻画受到评论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历史视角把握该部小说,剖析作品与历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史实巨作《法国大革命》间的联系,比较大革命产生的时代背景与作者自身所处社会的异同,以此探讨小说描绘的法国大革命以及双城的真实性,并借此分析小说家狄更斯独特的革命观。 关键词: 狄更斯《双城记》法国大革命历史真实 1859年,狄更斯的力作《双城记》(A Tale of Two Cities)首次在《一年四季》(All Year Round)上连载,便引起评论界的强烈反响。与以往的掌声、鲜花、赞许不同的是,此次狄更斯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反对浪潮,质疑、反对、攻讦等负面评论可谓铺天盖地,或说《双城记》是作者对历史的刻意扭曲,对大革命的恶意中伤,或说该书是作者对托马斯?卡莱尔《法国大革命》的蹩脚模仿,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其中,最为尖锐的批评要数詹姆斯?菲茨詹姆斯?斯蒂芬爵士(Sir James Fitzjames Stephen)在1859年12月17日发表于《星期六评论》(Saturday Review)的《双城记》一文,在文中詹姆斯指责道:“无论从文学、从道德或者从历史的角度看,这(《双城记》)都是一部非常稀奇古怪的作品。如果不是标上了狄更斯先生的名字的话,这部小说很可能会没有一个读者。”[1] 狄更斯,一位批判现实主义大师,面对的竟是众人对其批判现实主义历史小说的尖锐批判,着实令人惊讶。那么,作为此时英国文坛的巨星级人物究竟为何仅因为一部作品蒙受责难?难道这真的是一部抄袭他人旧作,歪曲历史的三流小说? 从客观来说,《双城记》一书缺少了作者早期作品中的幽默与乐观主义情调,蒙上一层阴郁感伤的色彩,这样的变化是读者与评论界一时无法适应的。从该作品的主题来说,这又是一部以饱受争议的法国大革命为题材和背景写就的历史小说,作品内容本身敏感,极易受到评论家的关注;而且狄更斯本人又是饮誉文坛的大师,他对法国大革命和双城的描写是否属实,评价是否精当也自然是众人讨论的焦点所在。接着,人们又发现了《双城记》与卡莱尔《法国大革命》的相似。 一、《双城记》与《法国大革命》 谈论《双城记》与《法国大革命》的联系,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在探讨《双城记》描写的真实性。因为,若翻开本书的第一页,便能看见作者在序言中这样写道: 书中有关法国人民在革命前和革命时期的种种描绘,无论多么细小,全都是真实的,有可靠的证人的证言为根据。我的希望之一是为那部帮助人们理解那个恐怖时期的深受欢迎的生动形象的著作增添一点东西,虽然对卡莱尔先生的杰作的哲学再也无人可能有所增益。[2] 显然,就作者而言,这是一部真实的且可靠的历史小说,至少是对大革命期间“法国人民”的真实描述。而序言中提及的“卡莱尔先生的杰作”正是指英国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Thomas Carlyle)在1837年出版的名著《法国大革命》(The French Revolution),这是一部充满想象、富有戏剧性,并极具个人风格的历史散文,也是一部深受狄更斯推崇并深深影响其《双城记》创作的历史文献。而从此序中读者也不难感受到狄更斯对卡莱尔作品的景仰之情。狄更斯在写给朋友约翰?福斯特(John Forster)的一封信中就说他读《法国大革命》已逾500遍,他在写给卡莱尔的信中也表示:“我总是在满怀诚意地阅读你的作品,并设法走你的路。”[3]很显然,《双城记》的写作受到卡莱尔力作的影响。然而,也正是因为两者之间如此明显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众多评论家认为《法国大革命》是狄更斯在写就《双城记》时唯一研读的相关历史作品,甚至于《双城记》中的诸多场景描写都是直接摘抄自《法国大革命》(如攻陷巴士底狱,使用断头台等),就连狄更斯的革命哲学也是卡莱尔思想的直接继承。 当然,不可否认,《法国大革命》对《双城记》的影响非比寻常,两者关于革命的众多观点不谋而合,但是我们不能就此断定狄更斯的《双城记》抄袭了前者。确切地说,《法国大革命》,犹如一只撩动琴弦的手拨启了狄更斯走向法国大革命的乐章,启发了狄更斯,赋予了狄更斯创作的灵感,让他设法走上前辈所走的道路――真实而准确地描绘大革命。 而卡莱尔本人,作为狄更斯的挚友,在其寻找相关资料时自是不遗余力地给予了帮助。在狄更斯的传记作者Edgar Johnson的记录中,写着为了让狄更斯更多地了解法国大革命,卡莱尔将从伦敦图书馆找到的两马车的书送到了狄更斯家门口。可以说狄更斯写作本书得到了卡莱尔的鼎力相助,但可以肯定的是,同时他自己也做了大量的功课。阅读好友的《法国大革命》只是其巨大工作量的一部分,当然,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让狄更斯的小说更加真实而形象。 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