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司马迁黄老思想
司马迁黄老思想 摘 要: 黄老之学,实始于战国,汉初以黄老为显学,而司马迁以史为鉴,集战国黄老之术、汉初黄老之治与历史治道经验之大成,他的黄老思想,为汉帝国之征伐一统规划了治国的蓝图,构成了其完整的黄老政治哲学。 关键词: 司马迁; 天人相感; 天下一统; 合义作争; 无为因循 中图分类号: K2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6-0085-02 汉初黄老之学极盛,司马迁作《史记》,欲以彰明汉兴与一统之德,他对黄老思想的了解,除了在《史记》中针对黄老人物行谊说明外,在《史记》的其他篇章也可发现司马迁的黄老思想,以下我从天人相感、天下一统、合义作争和无为因循四个方面来就其黄老思想作以阐述。 一、天人相感 黄老学以“道”为宇宙本体,为创生万物的根源,是万物依循的法则,具有赏罚作用。《四经》曰:“天地无私,四时不息,天地立,圣人故载,过极失当,天降央殃[1]”,这种天人相感的观念,在《四经》中随处可见,实指“道”的代称。司马迁也这样认为,他说:“洋洋美德乎!宰制万物,役使群众,岂人力也哉[2],”他在《历书》中也说:“正不率天,又不由人,则凡事易坏而难成矣。”这正说明了“道”之不可移易之功,他认为王朝的兴替是与天命有关的。他说: 然王?之兴,起于闾巷,合从讨伐,轶于三代,……故愤发其所为天下雄,安在无土不王。此乃传之所谓大圣乎?岂非天哉?岂非天哉?非大圣孰能当此受命而帝者乎[3]? 司马迁以为革除暴秦,解民倒悬之苦的高祖,虽布衣出身,毫无寸土之地,而能登帝位、王天下,除了本身之圣德外,更是天命所致。他说:昔黄帝有涿鹿之战,以定火灾,颛顼有共工之陈,以平水害;成汤有南巢之伐,以殄夏乱。递兴递废,胜者用事,所受于天也[4]。这说明自古以来朝代的兴废,都是承受天命而来的。 在《天官书》中,司马迁记载了许多天象示警之事。例如项羽救巨鹿时,枉失西流,于是秦人遭屠,坑杀无数。汉兴之世,五星聚于东井,遂有高祖平城之难。其他如文帝时诸吕作乱,景帝时七国叛逆,武帝时外伐四夷,兵祸数十年,皆有天象相应[5]。因此,司马迁说: 夫常星之变希见,而三光之占亟用。日月晕适,风云,此天之客气,其发现亦有大运。 然其与政事俯仰,最近天人之符[6]。 政事的良窳,上天将借天象来与之相应,司马迁似乎是想借天人感应之说来督促人君修德、仁行,这样的用心是与《四经》作者相符的。 然而,有时候司马迁对于天道是否真有“正确意志”,是否具有赏罚恶的作用也提出了强烈的质疑。他说: 论秦之德义不如鲁卫之暴戾者,量秦之兵不如三晋之疆也,然卒并天下,非必险固便形势利也,盖若天所助焉[7]。 因此,在天道观点上,司马迁基本接受了黄老“道”为万物根源与法则的思想,认为天道与人事间似乎是可以相感应的;但一方面又并非全盘接受,而是带着批判味道的合理怀疑天道的意志。二者虽然互有矛盾,但他借天人感应之说用来警惕国君修德行仁的用意,是可以肯定的。 二、天下一统 黄老治术是为帝王统一天下服务的,司马迁也是主张大一统的。张大可说: 《史记》五体的体制结构,形象地照映了大一统的封建等级秩序。司马迁修正断限,起于黄帝,讫于太初,更明显地表达了大一统历史观[8]。 《史记》卷首以建立华夏民族一统大业的黄帝为纪,正显示出司马迁的用意。《五帝本纪》记载黄帝时期,神农氏衰,诸侯作乱,百姓受难,于是黄帝乃用戈干征伐诸侯,禽杀蚩尤,诸侯臣服,天下咸尊黄帝为天子,这是史书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天下。在《秦楚之际月表》中,司马迁对于结束数百年分裂的春秋战国时代之秦始皇,他给予了“世异变,成功大”(《六国年表》)的正面肯定,对于革除暴秦及结束楚汉分裂,完成天下一统的高祖,司马迁则尊其为“大圣”(《秦楚之际月表》),这些都是他歌颂大一统的功业。司马迁大一统的主张,是与《四经》中的“圣人举事也,合于天地,顺于民,祥于鬼神,使民同利,万夫赖之,所谓义也[9]之思想相合的。国家的统一,政治的安定,民生才能乐利,百姓才能富足。司马迁曾歌颂这样的社会,他说: 汉兴,海?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10]。 天下安定于一,地利便能尽其所用,使人人各安其所,得其所欲。由此可知,司马迁所与?老相同的大一统思想,是着眼于?天应人,诛暴止乱,国强民富的基础上。 三、合义作争 欲完成国家的一统,不可避免地便必须去争,而争,便有用兵之道。《四经》曰: 藏兵之国,皆有兵道。世兵道三:有为利者;有为义者,有行忿者。所谓为利者,见民饥己饥,国家不暇,上下不当,举兵而裁之。……所谓为义者,伐乱禁暴,起贤废不肖。……所谓行忿者,心唯忿,不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