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课标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第16讲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16讲 大众传媒的变迁夯 实 基 础 【P90】一、报刊业【基础梳理】晚清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办报,比较著名的有《中国丛报》和《万国公报》。《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自己办报;戊戌变法前后开始,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越来越多,《时务报》《国闻报》等宣传维新思想。民国新文化运动: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宣传民主和科学。中共:创办了许多政论性的报刊,如《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重要作用。共和国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而《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其他刊物也纷纷出现,内容丰富。改革开放后: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党报党刊发挥主导宣传作用,各类专业性、娱乐性报刊创办起来。【重难突破】报刊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价值(1)传播西方文明,促进中国的思想解放。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中国创办的报刊和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都促进了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2)近代报刊发挥了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作用。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以及新文化运动期间,报刊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思想武器。(3)对夺取近代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了一系列的政论性报刊,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真题演练】【例1】1912年4月22日《申报》刊载《西装叹》:“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钱浪掷轻利权。”这表明(D)A.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过于肤浅B.着西装已成为当时普遍现象C.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D.大众传媒理性看待社会时尚【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认识传媒对近代社会习俗变化的看法。《西装叹》一方面描述一部分中国人在社会生活上过分仿效西方,同时也表明作者的态度“金钱浪掷轻利权”,即不赞成过分追求这种时尚。A项表述片面;这一现象主要在城市中出现,并不普遍,B项错误;C项太过绝对。故D项符合题意。二、电影、电视业、互联网【基础梳理】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1931年,中国诞生了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结束了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左翼”思潮为主流的中国电影事业相当发达,《渔光曲》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电影《英雄儿女》的插曲《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成为电影主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业的诞生。改革开放后,电视逐渐普及。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90年代风靡全球。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到2006年6月底,中国网民人数已达1.23亿。截至2008年2月,中国网民数居世界第一位。【重难突破】大众传媒的发展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报刊具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以政和实行舆论监督的功能,从总的趋势来看,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影视业的发展让观众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充分的视觉和听觉享受;它奇妙的教化功能,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体验。 互联网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真题演练】【例2】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自行车电话机火车机车西式婚礼报纸火柴电影机近代中国出现的新事物(部分)材料二 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探讨因果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据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根据材料二对历史解释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材料一中图片所示近代中国新事物的出现。【参考答案】图片所示新事物具体表现在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变迁、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等几个方面,集中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因果: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先进的西方工业文明对传统中华文明的冲击;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倡导向西方学习和社会变革运动的影响。这些新事物的出现,促进了人们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变化。【考点延伸】“第四媒介”(1)由来:报纸、广播和电视被称为三大媒介。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互联网的利用和普及,“网络媒介”诞生。由于互联网同报纸、广播和电视这三大媒介一样,同样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被称为“第四媒介”。(2)迅速发展的原因:①集其他三种媒介的优势于一体,通过网络发布的信息可以是多种传播符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优化方案2017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一讲 化学反应速率讲义.doc
- 优化方案2017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九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一讲 认识有机化合物讲义(必修2+选修5).doc
- 优化方案2017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九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三讲 烃的含氧衍生物讲义(必修2+选修5).doc
- 优化方案2017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讲义.doc
- 优化方案2017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讲 原电池新型化学电源讲义.doc
- 优化方案2017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十章 化学实验 第二讲 常见物质的制备讲义.doc
- 优化方案2017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讲 电解池金属腐蚀与防护讲义.doc
- 优化方案2017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十章 化学实验 第三讲 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讲义.doc
- 优化方案2017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23讲 染色体变异讲义.doc
- 优化方案2017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讲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讲义.doc
- 新课标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第14讲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
- 新课标2018年高考物理总复习第四章曲线运动教案201709042164.doc
- 水滴系列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大河流域__人类文明的摇篮教案1新人教版 .doc
- 水滴系列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血腥的资本积累教案1新人教版 .doc
- 水滴系列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八单元第23课世界文化的杰作教案1新人教版 .doc
- 水滴系列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八单元第23课世界文化的杰作教案2新人教版 .doc
- 水滴系列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血腥的资本积累教案2新人教版 .doc
- 水滴系列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美国的诞生教案3新人教版 .doc
- 水滴系列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教案3新人教版 .doc
- 水滴系列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2新人教版 .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