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彖传”,“象传”探讨中国哲学特色.docVIP

从“彖传”,“象传”探讨中国哲学特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6.05 從《彖傳》、《象傳》探討中國哲學的特色PAGE PAGE 1從《彖傳》、《象傳》探討中國哲學的特色鄧立光香港城市大學語文學部講師目錄甲部、《象傳》《大象傳》的作者與時代(頁2)八卦大象與八卦德性的關係(頁8)《大象傳》以上下卦象推說道德(頁10)〈i〉 乾剛天象:剛毅果決(頁10)〈ii〉 坤順地象:包容廣大(頁11)〈iii〉 坎險水象:小心謹慎(頁11)〈iv〉 離明火象:光明磊落(頁12)〈v〉 震動雷象:恐懼修省(頁13)〈vi〉 艮止山象:克己復禮(頁13)〈vii〉 巽入風象:居賢善俗(頁14)〈viii〉兌悅澤象:切磋琢磨(頁14)結語(頁15)乙部、《彖傳》第一、重視天道的體認(頁17)消息盈虛(頁17)天地交感通氣而生養萬物(頁18)特重「時」義(頁19)第二、重視六爻自身之理則(頁21)第三、強烈的發奮圖強的精神(頁23)第四、以現實政治為關切點(頁24)結語(頁25) 從《彖傳》、《象傳》探討中國哲學的特色甲部、《象傳》《象傳》中以一卦大象推衍道德意義的稱《大象傳》,取爻辭發揮義理的稱《小象傳》。由於《大象傳》的表述方式很特別,而且很有系統,故以《大象傳》為析述《易傳》的思維特徵及道德意識。《大象傳》的作者與時代《大象傳》成篇時代的先後,影響我們對自己傳統文化有關道德問題的體認,故先考察《大象傳》的作者問題,從而決定《大象傳》的時代。《象傳》與孔子有關,最早的記載是《史記?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繫》、《象》、《說卦》、《文言》。《十翼》為孔子所作,在唐以前基本上是讀書人的共識,故孔穎達說:其《彖》、《象》等《十翼》之辭,以為孔子所作,先儒更無異論。 孔穎達:《周易正義八論?第六論夫子十翼》卷一。北京:中國書店據嘉業堂刊本影印,1987年9月。朱子則認為卦的上下兩象是周公所繫:《象》者,卦之上下兩象,及兩象之六爻,周公所繫之辭也。 朱熹:《周易本義?周易象傳第三》。北京:中國書店據1922年商務印書館本影印,1987年10月。依朱子之說,周公除了對每一卦的六爻繫之以辭(即爻辭)之外,並對每一卦的上下兩象有所說,但此周公所繫之《象辭》無見,而相傳為孔子所作的《象傳》是否有取於周公的說「象」資料?《大象傳》以上下卦象推衍出道德原則的方法,是否在周公的時代已然?《象傳》的來歷,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就《象傳》的流傳而言,《左傳?昭公二年》載韓宣子讀到魯國太史所提供的易學著作《易象》與《魯春秋》,感慨地說:「吾乃今知周公之德與周之所以王也。」 《左傳?昭公二年》 《左傳?昭公二年》周公之子伯禽封於魯國,自然保存了一些重要的王室資料,周公重視修德,而《易象》言為政者如何修德,故伯禽帶備《易象》等典籍到新封之國是完全可能的。周公對安定政局有大貢獻,得到成王等的敬重,這可從《尚書?金縢》的記載反映出來 《周書?金縢》載「〔成〕王與大夫盡弁以啟金縢之書,乃得周公所自以為功代武王之說。……王執書以泣,曰:「其勿穆卜!昔公勤勞王家,惟予沖人弗及知;今天動威以彰周公之德;惟朕小子其新逆,我國家禮亦宜之。」,而《禮記?明堂位》、《史記? 《周書?金縢》載「〔成〕王與大夫盡弁以啟金縢之書,乃得周公所自以為功代武王之說。……王執書以泣,曰:「其勿穆卜!昔公勤勞王家,惟予沖人弗及知;今天動威以彰周公之德;惟朕小子其新逆,我國家禮亦宜之。」 《禮記?明堂位》云:「成王以周公為有勳勞於天下,是以封周公於曲阜,地方七百里,革車千乘,命魯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禮樂。」《史記?魯周公世家》云:「……成王乃命魯得郊祭文王,魯有天子禮樂者,以褒周公之後也。」此當為祭祀周公的特殊情形,與一般僭用天子禮樂的行為不同。《禮記》與太史公之記必有所本,而孫希旦云:「魯用天子禮樂,蓋東遷以後之僭禮,惠公始請之,而僖公以後始行之者也。」(《禮記集解》卷三十一)後儒以西周政治常態衡量,未審周代開國之時周公攝政以安周室的特殊功勳。故魯國在祭祀周公時用天子禮樂,實非一般諸侯之僭越。韓宣子所見,當為魯國由封國開始一直流傳下來的西周初年文獻,否則韓宣子的讚歎便告落空。李學勤教授說「《易象》的思想內容,當時認為是對文王觀點的一種闡述」 李學勤:〈魯太史氏《易象》說〉《周易經傳溯源》〔長春市:長春出版社,1992年8月〕頁48。,放在這一背景上說則是對的。文王因商紂無道,遂研《易》以避咎。 《繫辭?下》:「《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當文王與紂之事邪?是故其辭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傾。其道甚大,百物不廢,懼以終始,其要無咎,此之謂《易》之道也。」帛書《要》:「紂乃道,文王作,諱而辟咎,然後《易》始興也。」(《國際易學研究》第一輯,頁28。) 李學勤:〈魯太史氏《易象》說〉《周易經傳溯源》〔長春市:長春出版社,1992年8月〕頁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