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表达方式表现技巧修辞方式
表达方式 古诗常用记叙、议论、抒情、描写四种表达方式。有的诗歌直接抒情,有的借描写、记叙、议论来间接抒情。 表现方法 衬托、对比、化用(用典)、象征、虚实相生、动静结合、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形声色多角度描写、联想想象、反向构思(反客为主)、欲扬先抑与欲抑先扬、粗笔勾勒(白描)与工笔细描、以小见大。 象征 * * 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 修辞方式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表达技巧: 1.借景抒情 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②乐景衬哀情,一倍增其哀 春日偶成(陈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此诗描绘了风和日丽、花红柳绿的美丽的春景,抒发了诗人春日郊游的愉快和怡然自得之情。 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此诗以乐景反衬哀情。前两句描写春天美景:碧江、白鸟、青山、红花,色彩鲜明,意境清新明快、赏心悦目。但一年又一年,何时是归期?作者以美景来反衬自己漂泊流亡、归期遥遥的无限感伤之情。 如何来写景呢?方法也很多。 第一,注意色彩的对比衬托,给人以强烈醒目的画面感——以画入诗。如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四种色彩非常醒目。 第二,注意动静结合。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前句写静态,后句写动态,动静结合,写出了“宁静清幽”的山间美景。 第三,注意虚实结合。如李煜《虞美人》“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第四,注意写景层次,从近到远,或从上到下等等。 第五,要运用多种感官去把握景物的形状、色彩、声音、气味——多角度描写。“红杏枝头春意闹” 2.即事抒情 喜见外弟又言别(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这是首别致的送别诗。请从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两方面作赏析 ①用反衬手法:以短暂相逢的喜来反衬长久离别的悲。②虚实结合,实写眼前的相逢,虚写明天的分离。 诗歌描写了一个在离别中喜相逢又悲相离的人生聚散的场面,抒发了诗人对至亲真挚的情谊。 3.托物言志 墨 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此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4.议论抒情 《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怀古诗。作者通过议论手法,赞颂楚霸王项羽的英雄气概,谴责了宋王朝仓皇南逃、不思北上的行为;简洁而有意味,颇显豪气。 衬托(烘托):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 可以是人衬托人,,也叫“侧面描写”。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衬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 也可以是物衬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 更多的是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的心情 动和静:艺术创作中离不开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 前者属于衬托手法; 后者如戴叔伦《兰溪棹歌》: “凉月如眉挂柳湾,月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诗中前两句写了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洁,是静景;后两句写了鱼抢新水、涌上溪头浅滩珠调皮,是动景。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 白描: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纯用线条勾画,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 如聂夷中《田家》:“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全诗以小见大,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虚和实:诗歌往往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使作品结构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螺纹联接与螺旋传动介绍.ppt VIP
- 《大学美育》教案 第13课 光影流转的传奇 影视之美(二).docx VIP
- 小学生3500个常用汉字归类(带拼音).pdf VIP
- 《大学美育》教案 第12课 光影流转的传奇 影视之美(一).docx VIP
- 《大学美育》教案 第11课 五彩缤纷的世界:绘画之美(二).docx VIP
- Dahua大华以太网交换机(桌面式管理型)_WEB使用说明书_V1.0.0.pdf
- 党校中级考试资料.docx VIP
- (2025秋新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 智能体@AEI:Agentic Al,开启企业融合智简运维新范式.pdf
- 艺术培训缴费合同10篇.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