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稚川移居图隐与现
稚川移居图隐与现 Behind the pretty figures of this 600-year-old painting was hidden the twisty story of the invisible and visible from its birth to inheritance. 艺术品拍卖市场最近可谓波澜壮阔,当代艺术与近现代书画的价格纪录在这个夏天同时被刷新,价格的增长速度比之这个夏天气温的上升速度有过之而无不及。除去资本的推手,作品本身的魅力也起到了决定的作用。如齐白石的《松柏高立图》拍出“惊世”的4.255亿有其尺幅巨大、对联与画作一体的缘故,但祝寿之作以及白石老人1946年南方之旅的时代背景才更凸显了这幅作品的重要性,而《松柏高立图》曾经的主人刘益谦此番倒手净赚3.5亿的故事更是将艺术品拍卖“隐”与“现”的循环往复演绎的淋漓尽致。 本季春拍,除了齐白石分外惹眼外,保利夜场拍卖中王蒙的《稚川移居图》以4.025亿元高价成交,仅次于一年前黄庭坚《砥柱铭》所创造的4.368亿,成为迄今为止拍卖市场上第二高价的古代书画作品。而在光鲜的数据背后为人所不知的是,这幅有着600年历史的画作从创作到传承的过程中,还有着百转千回的“隐”与“现”的故事。 向隐士致敬之作 《稚川移居图》描写的是东晋葛洪移居罗浮山炼丹的故事,为立轴,设色纸本。纵120CM,横56.7CM。罗浮山位于今天广东省博罗县境内,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东晋道教学者、炼丹家。画中所绘骑在牛背上的葛洪,身穿道袍,神情专注于手中的书卷,边走边看,全然不顾随他同行的家人。在他身后,妻子和两个孩子同骑在牛背上,小的抱在怀里,大的坐在身后。随葛洪夫妇一起移居的,还有他的仆人们,他们或提着鸡笼,或牵着牛羊,或挑担负重,把生活必备之物搬运到山上。一路崇山峻岭,飞瀑流泉,几间茅草屋掩映在深山之中,屋前的庭院里,先行到达的仆人,在打扫庭院,迎候主人的到来。画面非常有感染力。 葛洪世称小仙翁,自幼喜好神仙之法,跟葛玄的弟子郑隐学习炼丹术。西晋太安元年 (302),其师郑隐“知季世之乱,江南将鼎沸,乃负笈持仙药之朴,携入室弟子,东投霍山,唯葛洪仍留丹阳”。太安二年,张昌、石冰于扬州起义,大都督秘任葛洪为将兵都尉,由于镇压起义军有功,任伏波将军。事平之后,葛洪即“投戈释甲,径诣洛阳,欲广寻异书,不论战功”。但因“正遇上国大乱(指“八王之乱”),北道不通, 而陈敏又反于江东,归涂隔塞”。在此去留两难之际,恰逢其故友嵇含任广州刺史,请他为参军,并担任先遣。葛洪以为可藉此避乱于南土,遂欣然前往。不料嵇含又被其仇人郭励所杀,于是滞留广州多年。深感“荣位势利,臂如寄客,既非常物,又其去不可得留也。隆隆者绝,赫赫者灭,有若春华,须臾凋落。得之不喜,失之安悲?悔吝百端,忧惧兢战,不可胜言,不足为矣”。乃绝弃世务,锐意于松乔之道,服食养性,修习玄静。师事鲍靓,继修道术,深得鲍靓器重。终老于罗浮山中,有传说他羽化成仙了。 《稚川移居图》的作者王蒙是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的外孙,他从小跟着赵孟?学画,诗文书画皆有家传,绘画成就尤高。他的山水画,早年受赵孟?的直接影响,后师法王维、董源、巨然等人,开创出独特的“繁线密点”绘画风格。更独创了牛毛皴法,这种皴法非常柔细,因很像牛毛而得名,特别适合表现南方山水的温润秀美。他也与黄公望、吴镇、倪瓒并称为“元四家”。明代鉴赏家董其昌曾在他的作品中题词:“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这幅《稚川移居图》通幅运用焦墨,间浅赭色。峰峦叠嶂,楼阁参差,整个画面显得生动细腻,笔墨沉酣,堪称王蒙的代表作。除了这幅作品外,故宫博物院内还藏有另一幅王蒙的《稚川移居图》,同样是描绘葛洪隐居罗浮山的情景;不同的是,这幅画中的葛洪,正牵着一只鹿站在桥上,回头张望落在后面的家人。他的身后,有背着琴的童子,牵牛的仆人,抱着孩子骑在牛背上的妇人,以及跟在牛后面行走的女眷。 缘何王蒙会创作如此多有关葛洪题材的画作呢?皆因王蒙一直与葛洪神交已久,且对其隐士生活十分向往。王蒙的人生经历,与葛洪非常相似,他也曾任过一官半职,后因元末社会动乱,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元朝政权摇摇欲坠,于是便产生了归隐的念头,他把葛洪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和灵魂偶像,因此创作了很多以葛洪移居为题材的画作。在这些移居图中,画家笔下的葛洪总是身穿道袍,表现出一副置身世外、悠然自得的样子,这反映出王蒙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而就在王蒙在创作完这些画作后不久,就因为社会动荡,效仿葛洪隐居于山中。只不过他隐居的地方不是罗浮山,而是浙江余杭的黄鹤山。 遗憾的是,虽然王蒙对葛洪的隐士生活如此推崇,并创作出如此精彩的致敬之作,却仍然没有抵御住世俗的诱惑。明朝建立后,年过花甲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