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道家自然原则
新道家自然原则
邓晓芒先生,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知名学者。在我国哲学、文学界享有极高的声望和影响力。
周末读邓晓芒先生新著的《人论三题》,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其中的一些见解精辟独到,令人深思,很多观点在我看来都极具爆破性。全书共分三个部分,从“人生”、“人格”、“人性”三个方面展现了他对“人”的思考。
邓晓芒先生用强大的逻辑力量与深刻的思想洞见审视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他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哲学思想的理解。他不赞同儒家用礼、义、廉、耻来规定一个人的发展,亦不赞同道家的“无为而为”。他把自己的思想体系搭建在西方哲学的基础上,认为人要有自由意志:首先必须是一个独立的人,即具有自身的人格。其次,他才是一个社会中的人。
下面摘录本书第三部分中《关于道家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中的一部分,让我们一起领略其独特的思想韵味吧:
当今中国,和儒家相比,传统道家哲学与哲学思潮有更密切的联系。人们呼喊着“返朴归真”、回复自然的人际关系,人们渴望回到自己的内心,寻求超越世俗、甚至反世俗的精神趣味,崇尚着潇洒自如的人生态度,人们实践着“跟着感觉走”的处世哲学,歌唱着“一无所有”的“痞子精神”。这一切,都在我们这个喧嚣繁忙的时代,从许多人的内心深处自然而然地涌流出来,就连对物质和金钱的贪欲也遮盖不住、压抑不了。
然而。这种根植于中国传统道家的“任自然”基点之上的“时髦”思潮。在今天又显得与时代的真正前途是那么的格格不入,尤其与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趋向根本不协调。如果说,西方近代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起了意识形态上的重大推进作用(马克斯?韦伯)的话,那么,道家精神在夸天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起的作用则是瓦解多于建设,它毋宁说更多地表现了传统文化对现代科学理性的效率精神的一种深深的恐惧和绝望的反感,而绝不是一种进取的文化心态;其前途似乎注定是坠入无可奈何、无所作为的虚无主义。
……
这就要求我们对道家的“自然”原则进行反思。道家哲学???精神。大体上可用“自然”二字来概括,但这种自然,不是西方自然科学意义上的自然(natura),后者是与人相对立的、作为人的理性精神考察对象的自然因而是经过理性(逻辑、数学、经验认知)改造过了的自然。自然的原则在西方哲学中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第一原则。道家哲学的自然则是天人合一的自然。是人和他的一切对象的共同母体,是人直接体验到、感受到因而包括他们自身在内的第一性自然。在道家的自然中,精神和物质浑然一体,像胎儿和母体一样混沌不分。儒家虽然也强调天人合一但常常是通过首先把精神(义)和物质(利)强行分割开来(存天理灭人欲)。而后再归到一种不自然的天人合一。道家则反对任何强行分割:精神不能看作失去了自然天性的抽象的纲常伦理(义)物质也不能理解为不具任何精神意义的物质利益(利);人是自然的,自然则是亲切的、人性的。正是这一点,使现代一些西方哲学家感到了道家哲学的特殊魅力,虽然他们一般并不了解道家哲学的真谛。
道家哲学的这种人与自然的本原的和谐。的确是人类最终向往的理想境界,然而道家的弊病也正在于此。人类最终的理想如果直接用作现实的原则,通常摆脱不了成为漫画而变形、变质的厄运。道家理想的“自然”本质使它不具有彼岸式的超越性,这就使它在面对残酷的现实生活时陷入窘迫的困境。哲人们除了隐居之外,唯一的办法便是遁入内心。隐居是对社会的逃避或拒绝,而自由社会性是人的本质,所以也是对自己本性的逃避和拒绝。隐居生活根本说来是“非人”的。是自然原则对人性原则的压抑。退入内心其实是另一种隐居,也是一种更隐蔽的自我隐瞒和自我逃避,它通过“阿Q精神”所表现出来的矛盾和可耻的非人原则,是人的自我竟站在非我的一边对自我本身作幸灾乐祸的凌辱和戕害。
……
真正的个体精神原则,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从未得到过根本性的确立,其原因显然在于中国数千年的“自然经济”的社会现实。但市场经济的健全发展则要求有个体精神的建立作为意识形态的前提。这种个体精神的建立首先是对传统自然主义的否定和拒绝,要求个体既不像儒家那样对血缘共同体(社会)敞开心扉,也不像道家那样对大自然展示真诚,而首先有自己的独立人格(person,即面具)和封闭的精神世界。以这个世界(小宇宙)为基点、为依据而对自然和社会的精神世界进行判断和抉择。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提出“照顾你的心灵”,近代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康德的“认为自然立法”和“道德自律”,是个体精神在西方哲学中的经典表速形式。
然而,在一般意义上,西方哲学仍将这种精神个体的存在视为人的自然(natlara。又译本性、本质),只不过这不是那种被动的,“被自然所造成的自然”(naturanaturata),而是能动的,“创造自然的自然”(n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实施指南《GB21345 - 2024黄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实施指南.pptx VIP
- 吉林省德惠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docx VIP
- 气流干燥器设计说明书.doc VIP
- 《电子商务基础》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全套教学课件.pptx
- 桶装水项目质量管理方案.docx VIP
- 地震数据采集设备的收放方法、集运箱和车辆.pdf VIP
- 压力管道壁厚及开孔补强计算.xls VIP
- 四五级拼音版 (20220824修订).pdf VIP
- 幼儿园区域留痕培训.pptx VIP
- 2025年贵州省高职(专科)分类招生中职生文化综合考试试卷(英语试题)676.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