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新安江山水画廊 品徽文化韵味无穷.docVIP

游新安江山水画廊 品徽文化韵味无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游新安江山水画廊 品徽文化韵味无穷

游新安江山水画廊 品徽文化韵味无穷每有朋友到歙县来游玩,谈及新安江山水画廊,均以为在浙江境内。殊不知,新安江的源头黄山境内崇山峻岭,无数山渠汇成涓涓之水流入新安江,其间山水作画,渔船行歌,波光潋滟。置身其中,宛如人间仙境,游人无不留连忘返。尤其是南源口循流而下至深渡港一段,波澜不惊,山水、村落、徽文化的完美结合,堪称经典。初次与新安江山水画廊的亲密接触是在2009年10月,有上海客商来此旅游考察,拟在石潭、新安江伴投资兴建写生基地。欣赏了石潭云雾缭绕、山峦叠翠的自然景观后,一路驱车,奔新安江而去。来不及沉醉于沿途的秀丽风光,已到深渡码头,放眼望去,游轮、舫船、快艇有条不紊的泊在水面上,碧波万顷浩浩荡荡相拥远去,穿水路街口,转洪桥头,入千岛湖,终归大海。新安江山水画廊是歙县境内极为精致的水上旅游路线。深渡港溯流而上,至新安江的支流练江,途经棉溪、樟潭、坑口到歙县徽城,两岸风光旖旎,如梦如幻,令游人如痴如醉。我们驱车前往,沿江边公路行驶。车在山间公路上蜿蜒盘旋,逶迤前行,风光也渐入佳境。两岸青山相对,万亩枇杷树将青山装扮的焕然一新,一阵风掠过,碧波涌动,令人心旷神怡。歙县“三潭枇杷”品质优异,有“天上王母蟠桃,地上三潭枇杷”的美誉,已有800余年栽培历史,枇杷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被果农称为“绿色银行”。当地政府依托新安江山水画廊旅游开发,做活枇杷文章,发展休闲旅游,让客人吃农家饭、住农家房、垂钓、观光,摘枇杷,享受田园风光的乐趣。新安江两岸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小气候成就了万亩枇杷基地,让我们有机会,在这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与天地万物对话,感受自然界的神奇魅力。一路前行,蓦然开阔。一叶小舟静静的守候在水边,“野渡无人舟自横”,它俨然在红尘之外,回味曾经的辉煌。这时,水在山的趾部,亲吻着山;山在水的怀里,抚摸着水,母子般相拥一起,不离不弃。水是绿的,山是清的,到处一片生机盎然;水是让人敬畏的,山是让人敬重的,它们相得益彰,如影相随。江的对面,一幢幢的徽派民房连成一片,掩映在绿树丛林中,倒映在水里,海市蜃楼般交相呼应,让山水有了灵性。从远处看,粉墙、黛瓦、马头墙,鳞次栉比,依山傍水,融于山水之间。徽派建筑见证了徽商的发展史,徽商崛起于明代成化、弘治年间,其后历经三百余年的辉煌,成为中国商界的奇迹。当时正因为这漫漫江水,将徽州与经济发达地区距离拉近,新安江直通杭州,水路交通极为方便,徽州一带山货土特产品极为丰富,有商品流通的物质基础,徽州山多田少,“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山民不得不处出谋生,徽州商人有“徽骆驼”之称,吃苦耐劳,常常外出经商数年不归,“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成了徽商真实的写照。徽商将本地的竹、木、瓷土、生漆、茶叶、歙砚、徽墨、澄心堂纸、汪伯立笔等徽州特产,通过水路行销到全国各地,以后又发展成全国最大的盐商,巅峰时期出了“红顶商人”胡雪岩等传奇人物。眼下的这脉水,它源远流长,承载徽州人太多的沧桑,使我不得不在此缅怀先辈,回味往事,慎终追远。徽州府史上曾辖六郡,和现在的苏州、扬州等统称江南。苏州园林的兴盛发展,可以看到徽派建筑的痕迹,它们在建筑风格上独具匠心,汲取了新安江水系的婉约,以意境见长,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注重“透、漏、瘦和山水景观”的完美结合。徽商的鼎盛发达,带来徽文化的渗透、传承和发扬光大。不知不觉中,车来到棉溪。作为新安江山水画廊旅游项目之一,这里上演着徽州地方戏,如目连戏、黄梅戏等。这些戏反映了徽州风土人情,具有浓郁地方色彩,吸引了众多游人驻足观看。这些唱腔古老,难懂难唱难学的地方戏已显得弥足珍贵,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象这些地方戏一样,歙县传统项目“跳钟馗”、“叠罗汉”等这些徽文化的活化石,数百年过去了,依然熠熠生辉,它们的发展延续也值得深思。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如何保护和传承徽州历史传统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议题。车在江边走,人在画中游。江面上,有游舫来回穿梭,偶尔的一声汽笛,似乎惊醒山水一梦。游客们在船头欢呼雀跃,向两岸山水和我们发出快乐的问候。车到樟潭对岸的时候,我们停了下来,招呼渡船,向对岸缓缓行去。十几分钟后,我们到了古老的樟潭村。樟潭村最吸人眼球的是“天下第一樟”了,树高百丈,底部周长十余米,树冠覆盖面积近2000平米。在徽州古村落通常都有这样的水口树,其中以樟树为常见,樟树树体芳香,生命力旺盛。现在的徽州许多村落,仍有这样的景致,如昌溪村水口,两棵数百年的樟树依然精神矍铄,神采奕奕;唐模水口的“槐荫树”,成了痴情男女的爱情见证。樟潭另一值得一看是“徽文化展览馆”—红妆馆,馆内陈有古徽州闺房的各种摆设,洗梳日用,一应俱全。其中,最值得一提得莫过于红妆馆内的“天下第一轿”,此轿为双人大轿,净重约一吨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