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凌叔华花之寺对契诃夫在消夏别墅借鉴与独创.docVIP

看凌叔华花之寺对契诃夫在消夏别墅借鉴与独创.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看凌叔华花之寺对契诃夫在消夏别墅借鉴与独创

看凌叔华花之寺对契诃夫在消夏别墅借鉴与独创   摘 要: 凌叔华是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文坛涌现出的众多女性作家之一。小说《花之寺》是凌叔华的代表作之一,一经发表便获得了极大的赞誉,但同时也引发了其作品系抄袭契诃夫小说《在消夏别墅》的质疑。本文通过对两篇作品的比较,以区别借鉴与抄袭的不同,重在讨论《花之寺》的独创性,分析凌叔华在吸取契诃夫创作经验的同时,如何完美融入自身的情趣秉性、审美理想与生活体验,形成自身独有的写作品性与风格。   关键词: 凌叔华 契诃夫 小说创作 借鉴 独创性      凌叔华是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文坛涌现出的众多女性作家之中个人创作风格极其鲜明的一位,她以恬淡温婉的文风、文书画皆长的才华而著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凌叔华创作的高峰期与成熟期,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为主,以描写女性形象与儿童形象见长。凌叔华的小说既受到西方小说创作技巧的影响,又完美地融入了自身的才情、生活经验与审美取向。短篇小说《花之寺》发表于1925年11月份的《现代评论》周刊第二卷第四十八期,署名叔华,是凌叔华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一经发表便获得了极大的赞誉,但同时也引发了一次所谓的“抄袭事件”。在《花之寺》发表后的一周,《京报副刊》刊登署名“晨牧”的文章《零零碎碎》,批评《花之寺》抄袭契诃夫的小说《在消夏别墅》(1886),指责凌叔华“抄窜”契诃夫的作品。   凌叔华非常喜爱契诃夫的小说,尤其在创作初期,她的确深受契诃夫作品的影响。1925年5月,凌叔华在完成小说《再见》后,曾致信胡适:“日来我写了一篇小说,也想高攀请你看看。这是两个人的事,以西湖做背景。原来我很想装契诃夫的俏,但是没装上一分,你与契老相好,一定知道他怎样打扮才显得这样俊俏,你肯告诉我吗?”[1]同年11月,小说《花之寺》在《现代评论》上发表后,凌叔华在致胡适的另一封信中则说道:“我近日把契诃夫小说读完,受了他的暗示真不少。平时我本来自觉血管里有普通人的热度,现在遇事无大无小都能付之于浅笑,血管里装着好像都是要冻的水,无论如何加燃料都热不了多少。有人劝我抛了契诃夫读一些有气魄的书,我总不能抛下,契的小说入脑已深,不可救拔。”[2]这些信件都向读者透露了一个信息,那就是凌叔华在这一时期研读了大量的契诃夫作品,并且非常喜爱契诃夫批判现实主义的黑色幽默式的讽刺风格,甚至在创作中,会自觉不自觉间借鉴契诃夫的这种风格与技巧。下面通过对两篇小说的对比分析,以区别借鉴与抄袭的不同,重点解读凌叔华《花之寺》的独创性。   一、《花之寺》受《在消夏别墅》影响的体现   1.小说的题材与故事情节相似。两者都描写了一对夫妻之间的生活片段,小说中的两位妻子出于各自不一样的目的,都给自己的丈夫写了一封匿名的求爱信,在信中表达了缠绵而又热烈的倾慕之情,并约定地点要求见面,两位丈夫经过了复杂的思想斗争后都怀着不安与兴奋的情绪准时赴约。稍有不同的是,《在消夏别墅》中,丈夫到达约会地点后竟然碰上了也收到匿名信前来赴约的妻弟,两人都想独占约会地点,又不想让对方知晓自己的目的,于是各怀心思的两人互不相让地争吵起来,可是最后也都没能见到前来约会的人。当两人郁闷地回到家后,女主人取笑似地揭开谜底:两人收到的匿名约会信都是她写的。而《花之寺》中的丈夫到达约会地点后,经过急切的等待,等来的却是自己的妻子前来赴约,妻子也向丈夫揭晓谜底,求爱信是自己所写。两篇文章都在丈夫的扭捏尴尬中落幕。   2.小说的结构有相似的地方。两篇文章皆短小精悍,情节单纯集中,出场人物不多,并且主要是以人物之间的对话、动作、内心活动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塑造人物性格、揭示文章主题。在通过故事的层层铺垫发展后,最终都在故事的高潮之处结尾,给人一种出人意料的感觉,增强了文章的戏剧效果,留给读者更多的思考与想象的空间。   3.小说的人物语言、情节设置,都具有幽默诙谐的讽刺效果。无论是两位丈夫收到信后的故作镇定,还是赴约时的迫不及待,都让我们感到一种虚伪的滑稽,直至最后两人期待艳遇的愿望落空,而发现这一出闹剧的策划者居然是自己的妻子时,他们在妻子揶揄笑声中的羞惭尴尬,无一不让人觉得两位丈夫对婚姻的不忠诚,以及期待婚姻以外新鲜刺激情感的幻想,在聪慧的妻子面前都显得既可笑又可气。   二、《花之寺》的独创性   1.作为女性作家,凌叔华完全是以一种女性的视角进行抒写的。较之契诃夫的《在消夏别墅》中的女主人公,《花之寺》中的妻子燕倩是小说真正的主角,拥有更丰满的性格与独立的人格,人物刻画更为深刻。燕倩在生活上对丈夫幽泉照顾周全、体贴细心,是一个标准的贤惠妻子;面对丈夫因婚后的平淡生活而抱怨精神枯闷时,她不动声色地写了匿名求爱信,与丈夫约在城郊“花之寺”相见。我认为这不仅仅是为了探试或考验丈夫,更是想让丈夫出去散心,为平淡的婚姻生活加一点调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