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甲午战争背景分析》
矗立在韩国黄土岘的东学革命军纪念塔 再 见 安倍晋三10月18日成为首名登上美国“航母”的在任日本首相, 图为他与防卫相中谷元(左二)一起,在“列根”号舰长博尔特等 美军人员陪同下巡视航母。(路透社) 主讲教师:蒙利兰 广西合山高级中学 撰稿教师:蒙利兰 广西合山高级中学 战争背景 1、日本方面 2、中国方面 3、西方各国的态度 4、朝鲜方面 自主学习 1、日本侵略中国的原因? 2、日本为什么敢侵略中国? 3、西方各国对日本侵华持什么态度? 经过明治维新而渐趋富强的日本,利用强盛的国力,逐步废除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收回国家主权,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而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军事力量也快速强化,分别于甲午中日战争与日俄战争中击败昔日强盛的两个大国—大清帝国与沙皇俄国,受到西方列强的注意,成为称雄一时的亚洲强国 明治天皇 日本方面 材料一: 为给慈禧太后60大寿,大修颐和园。(其款)出于海军经费的应为二千万两。其时正当中法战争失败之后,北洋大臣李鸿章极力呼吁建设海军,却不料名义上作为海军之用的购船经费,大半都挪用于修建颐和园。因此,自光绪十四(1888年)以后,海军就没有再增添一舰。 ──《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上册 第277页 材料二:“日知今年慈圣庆典,华必忍让。” ——《李文忠公电稿》 从以上材料中我们能获取什么信息呢?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是年,适逢慈禧六十寿辰,拟“在颐和园受贺,仿康熙、乾隆年间成例,自大内至园,路所经,设彩棚经坛,举行庆典”。挪海军经费,缮修颐和园,布置点景,广收贡献。故于“朝鲜事求速结”,支持李鸿章等对日采取妥协投降主张。 中国方面 漫画欣赏 西方各国 战争爆发的背景 ⑴日本的“大陆政策” (根本原因) ①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盛,但改革不彻底,保留浓厚封建残余。 ②国内市场狭小,阻碍资本主义发展。阶级矛盾尖锐 ⑵国际形势及欧美列强的态度 ①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扩张欲望强烈。 ②列强的纵容、默许 ⑶朝鲜东学党起义成为日本发动侵列战争的契机。 ⑷清政府的态度 ①寄希望于英、俄等国家的调停。 ②光绪“帝党”主战派 ③李鸿章保守派奉行“避战求和” ④慈禧力挺保守派 再 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