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战后国际关系专题第一章 欧洲传统均势格局 及其中心地位的终结;第一章 欧洲传统均势格局 及其中心地位的终结;第一节 欧洲的传统均势格局;二、欧洲均势格局的历史态势 ;第二节 两次世界大战——欧洲盛极而衰的历史转折;(2)至少在表面上来看,欧洲列强仍然有效地继续掌握着国际事务的主导权;
(3)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奥斯曼帝国解体,除今天土耳其以外的地盘几乎都落入欧洲列强手中,这使欧洲历来所拥有的殖民地达到空前的面积,体现了欧洲霸权亦已达到顶点。;二、一战的结束宣告欧洲之“衰”的进程开始启动 ;价值危机,最致命的恐怕是经历了一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欧洲陷入了一场信仰危机、心理危机,并伴随着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一战导致欧洲人对其现存整个社会秩序和价值观产生了怀疑,正如一些史学家宣称,此前欧洲人的思想意识曾经唤醒和激励过美国人和俄国人,而现在已经相反,伍德罗·威尔逊的“14点和平纲领”、列宁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及苏维埃制度深深地吸引着欧洲人。 ;殖民地对欧洲霸权的挑战,欧洲霸权的一个重要标识就是统治控制着庞大的海外殖民地。但是一战结束时,一方面欧洲的海外殖民地继续扩大,另一方面欧洲对殖民地的控制能力却日益削弱。
为何?欧洲白人主子腥风血雨的厮杀,令其元气大伤,且威信扫地,而殖民地各民族的自决意识日益觉醒,欧洲控制海外殖民地的资源消耗和血的成本付出越来越高。20-30年代,在西亚一些殖民地成功地摆脱了殖民统治,英国的几个白人海外自治领取得了事实上的自主权。 ;美日的挑战,欧洲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权正受到来自美国日本等非欧洲国家的挑战,美日在欧洲势力体系之外的区域霸权已经形成。;第三节 欧洲中心时代的终结及国际权力中枢的推移 ;二战结束时,当时有评论悲观地认为,西欧原先那些大国能否再崛起成为世界一流强国,恐怕要经过今后50~100年的发展才能见分晓。
结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欧洲完成了盛极而衰的转变;欧洲列强的霸权争夺,酿成了大战,疯狂的争斗使日益残破的欧洲中心舞台轰然坍塌,欧洲独领风骚数百年的时代终于结束了。;专论之一:如何认识欧洲中心时代及其存在?;(一)我们认同自中世纪末期以来,欧洲的确走在时代前列,在各区域文明中处于领先位置,不论是工业技术、经济制度,还是思想文化及生活方式都对近现代世界文明作出了卓越贡献。欧洲整体上和各主要国家的实力都居于明显的优势位置,由此在近代国际关系体系形成与演变的过程中,欧洲长期成为国际事务的中心舞台。;(二)欧洲中心时代是一个光明与黑暗交织并存、天使与恶魔比邻相处的时代。
这就是说,欧洲在自身的发展中,率先把人类社会带到了工业文明社会,这是光明的一面;
同时,近现代欧洲在人类发展史上也留下许多污迹,诸如殖民掠夺与种族屠杀、掳掠黑人与贩卖黑奴、把科技和工业技术转换成大杀伤力武器、有实力就张狂——穷兵黩武,此等德行将永远成为人类的耻辱,这是其黑暗之处。; (三)欧洲在近现代的先进与优越,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百舸争流的一个阶段性场景。所谓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是也,而决非所谓欧洲人种优越与“高等文明”的“神性”使然。
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指出:“由于西方技术上的早熟,它的侵略活动十分顺利,从而证明了它的文化优势”。(见《历史研究》中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80页);(四)历史已经向人们昭示,二战后的欧洲不再是世界的中心,从而印证了文明优势的阶段性规律。战后即使有美国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存在,也不再形成地理空间上的国际中心。全球化是取代欧洲中心的新形态,而从国际政治的格局来看,世界走向多元化已是一种历史趋势。;(五)当今国际社会仍然遗留着一些根植于种族意识和文化偏见的“欧洲中心论”的文化陈迹。例如宗教信仰、所谓的普世价值观、以欧美思想家来囊括整个人类文明等等。;二、国际权力中枢向欧洲两侧推移 ;近代以来的国际中心舞台剧在欧洲谢幕。
二战后的国际关系舞台,不再出现欧洲中心舞台这样的地理空间位置,而是一种全景式的场景。处于欧洲东西两侧的苏联和美国是全球大舞台的首席角色,美苏的“大腕”本色制造着动人心魄的明星效应;与以往任何时代不同的是,全球各地的登台角色众多,竞相亮相,异彩纷呈;全球化在任何区域、任何领域前所未有地表现为无法回避、不可阻挡的趋势。 ;专论之二:为何二战后出现全球化的国际关系大舞台?;(二)科技变革使得国际政治行为受到科技手段的巨大制约。以发端于二战期间的新一轮科技变革为契机,美国、西欧、日本等先进国家先声夺人,生产力有了重大飞跃,国家实力大增。这使得掌握着先进技术与拥有雄厚工业实力的国家,对国际社会、对其它国家的辐射能力——即进行利益索取和施加压力的能力大大提高。;(三)国际政治生态中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饮湖上初晴后雨第1课时.ppt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9课说木叶精品.ppt
- 风幕柜的日常保养及维护.ppt
- 新闻发布网设计说明书 副本.doc
- 3.2乐音三特征、三要素(初二物理教科版).pptx
- 第三篇烯炔烃.ppt
- 《妈妈-我不是最弱小》教学课件.ppt
- 11汽服第六篇.ppt
- 第八课《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灿烂文明之花》课件1.ppt
- 国际经济学实践课 杨光雄(完整).ppt
- 2-红河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6.锡通项目2018年下半年工作会汇报材料(2018.7.9).docx
- 2018道路工程知识点汇总(新版).docx
- 附件3:月度生产例会安全汇报资料-站台门项目部.docx
- 附件2:广东建工集团2018年度科技成果汇总表.DOC
- 马武停车区、三汇停车区停车位管理系统,0#台账缺量.doc
- 攀成钢委办发〔2015〕19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与追究办法).doc
- 1-红河州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第四工程分公司项目经济合同结算管理办法(修订).doc
- 厂站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