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结构设计竞赛决赛试题及评分标准-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
第八届结构设计竞赛决赛试题及评分标准1、赛题名称体育馆屋盖结构静力荷重比2、竞赛模型竞赛模型为体育馆屋盖结构,采用木头为主要制作材料,具体结构形式不限,但应满足规定的尺寸范围。参赛选手设计制作模型包括屋盖结构、屋盖与支座连接节点、荷载施加节点三部分,竞赛组织方提供屋盖下部的支撑柱。图1给出一示意性结构形式(正放四角锥平板网格屋盖结构)。图1示意性屋盖结构3、模型要求屋盖可以设计为多种形式,如矩形、圆形、多边形以及不规则图形等,力求新颖与创新性。设计要求:屋盖所覆盖的空间投影面积不小于为1m2,最大跨度不能小于0.8m;(如图2所示)屋盖结构的高度应在0.3m以内,悬索的高度不受限制;允许屋盖向周边外挑(即支撑柱外部分),净外挑长度不应大于0.2m;屋盖支承在周边钢柱上,支承柱共设8根(参赛者可使用少于8根支承柱作为屋盖支承,但不得多于8根),其具体位置可以按照设计的屋盖结构形式进行调整。支撑柱采用无缝钢管制作,钢管尺寸32mm×3mm,(如图3所示)。支座节点,即屋盖结构如何固定在支承钢管柱上,请参赛选手自行设计,要求连接节点插入钢管内的长度不得大于100mm。(提示:支座节点可设计为装配式可拆卸的形式,可现场方便拆卸,有效减轻屋盖自重,不可拆卸的支座须计入屋盖自重)屋盖静载施加点在屋盖中心0.2m×0.2m(或直径D=0.2m)范围内,共4个加载点,要求均匀排列在该区域内,加载点统一设计在在屋盖结构的下表面,具体加载点的位置、加载节点的设计由参赛人员考虑。(7)参赛选手应在5min内将屋盖结构安装在提供的支承钢柱上。图2跨度要求示意图(多边形、圆形、矩形柱网布置)注:图2仅给出圆形和矩形柱网布置情况,亦可设置不规则布置形式,但必须满足最大跨度不小于0.8m要求。图3钢管柱示意图4、加荷方式竞赛组织方提供不锈钢砝码若干,砝码重量分别为1kg/个、2kg/个、5kg/个,由参赛者自己施加荷载,砝码必须挂在预先选定的结构加载点上。每组模型最多施加3个等级的荷载,每级荷载重量、施加点由参赛选手自行确定,每级荷载持荷时间为15s。5、模型制作材料模型制作材料为由组委会统一提供,不得使用组委会指定以外的其它任何材料,否则,一经查实,将直接取消其参赛资格。可选择材料清单如下:材料类别材料规格备注木杆截面直径4mm,6mm,8mm,10mm圆木木球节点直径2cm、4cm、6.6 cm木球悬索拉线2.0号鱼线,直径0.234mm结构胶结构胶的品牌和类型由组委会确定后统一提供6、模型安装、加载及测试步骤6.1赛前准备A. 模型称重,丈量尺寸:将制作好的模型(包括与支撑柱的连接节点、加载节点,精度1g),作为考核模型重量的依据。丈量尺寸包括:支座节点内侧范围内的净跨、支座节点外侧的悬挑尺寸、支座节点的长度(精度1mm)。B. 得到入场指令后,迅速将模型固定在提供的支撑柱上,调整好标定测量仪器,准备进行加载。C. 以上过程由各队自行完成,赛会人员负责监督、标定测量仪器和记录。如在此过程中出现模型损坏,则视为丧失比赛资格。6.2 加载及测试步骤A. 参赛队代表进行2分钟陈述,之后评委提问2分钟。B.参赛队选派一名选手进行加载(比赛过程中不能变更),每组模型最多施加3个等级的荷载,每级荷载重量、施加点由参赛选手自行确定。施加第1级荷载时,加载手将砝码挂在预先选定的结构加载点上,持荷时间为15s,结构变形稳定后,记录位移计上的示数。参赛队应在30s内确定下一级施加荷载的方案,加载手施加下一级荷载,施加时将砝码顺次叠挂上一级施加荷载的砝码之下,每级荷载持荷时间为15s,结构变形稳定后,记录位移计上的示数,直至结构构件、节点破坏或完成3级加载。C. 采用百分表测量结构的挠度变形,共两个位移测量点,测量屋盖跨中部位的最大竖向位移,同时记录。取两个测点在持荷15s内最大位移的平均值,作为该级荷载下的结构变形值。(精度0.1mm)D. 如在以上过程中出现模型损坏,则视为比赛失败,参赛组的最大承载力取上一级荷载值。若施加完第3级荷载比赛模型仍未损坏,则参赛组的最大承载力取第3级荷载值。7、评分标准(一)结构评分按总分100分计算,其中包括:A. 结构选型与制作质量 10% (共10分)B. 现场表现 10% (共10分)C. 结构重量 30% (共30分)D. 结构荷重比 40% (共40分)E.变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广州节能专项资金项目建筑节能分项申报书奖励类项目.DOC
-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演播室的声学要求.PPT
- 广州煤气公司第一储罐厂地块场地环境初步调查报告简本.DOC
- 广西高等学校-安徽教育厅.DOC
-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高校服务广西产业新发展深化年实施方案.DOC
- 应用ZB笔刷中的alpha通道.PPT
- 废水污染防治的规定91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制度依据.PPT
- 廉洁-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PPT
- 建立概率论的公理体系.PPT
- 建立维修工单.PPT
- 汇仁组织结构设计岗位设置部分(集成版)样本.pdf
- 山东中考物理三年(2023-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2 压力和压强(原卷版).pdf
- 质量控制七大方法在制造业的应用.pdf
- 会计标准转变压力下债务重组.pdf
- 2025及以后5年中国起重机租赁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docx
-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大气压强探究与应用.pdf
- 昌黎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5.docx
- 2025及以后5年中国碳酸二乙酯产业竞争现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docx
- 《GB_T 18034-2023快速测温热电偶用铂铑细偶丝规范》专题研究报告.pptx
- 《GB_T 18266.5-2023体育场所等级的划分 第5部分:滑雪场所星级划分及评定》专题研究报告.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