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下《鱼我民欲也》
象州县大乐中学九年级下 语文 学科课堂教学导学案课题: 18《孟子》二章 设计人: 黄淑姣 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2.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3.背诵两文。助读材料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 HYPERLINK /view/20236.htm 战国时期 HYPERLINK /view/112125.htm 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 HYPERLINK /view/67073.htm 思想家、政治家, HYPERLINK /view/587353.htm 教育家,战国时期 HYPERLINK /view/51931.htm 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 HYPERLINK /view/45153.htm 孟母三迁”、“ HYPERLINK /view/1294621.htm 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 ,是后世母教之典范。《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主张以仁政来统一天下。孟子还主张性善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入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再读课文 疏通文意(结合文下注释疏通文意,标出疑难,师生释疑。)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和句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四、理清文脉,把握文意 1.本文的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道”指什么?“人和”指什么?二者间的关系?“道”指施行“仁政”;“人和”是人心所向上下团结,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条件。而只有施行“仁政”,方能得“人和”,方能“天下顺之”,作战才会取得胜利。3.谈谈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本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再分别设例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五、中考链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的含义(3分) ⑴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 ) ⑵ 委而去之(放弃 ) ⑶ 故君子有不战(或,要么 )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B )A、得道者多助 策之不以其道 惨无人道 B、委而去之 去国怀乡 去留两便 C、寡助之至 比至陈 无微不至 D、攻亲戚之所畔 辍耕之垄上 始龀,跳往助之 3.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⑴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译:(这样)都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⑵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译: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背叛他的君主。 4.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一观点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具体体现?观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要素中,孟子认为人和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要赢得民心的前提是“得道”,而这个“道”就是他一贯主张的“仁政”。所以孟子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实际上就是在说明他的“仁政”主张。第二课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再读课文 疏通文意(结合文下注释疏通文意,标出疑难,师生释疑。)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和句子 HYPERLINK /view/36163.htm 舜发于畎亩之中管夷吾举于士 HYPERLINK /view/36023.htm 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三、理清文脉,把握文意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本文第一段为什么要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文中哪一句是从反面论证了这一点?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是为了说明逆境(困境)对造就人才的重要作用,选好人才尚且如此,推而广之治理国家更应如此。“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一句是从反面论证了这一点。3.从行文上看,文章中哪句话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4.文章第三段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即精神上的溃灭必然会导致物质上的灭亡。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正反论证,一反一正,为推断出中心论点打下基础。5.比较《孟子二章》在论证方面的不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中心论点置于开头,先用概括性很强的事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论,突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教案:ABB[a]-J-8ABB机器人高级编程.docx VIP
- 中国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诊断及管理指南2024版解读.pptx
- 优秀工程项目管理经验分享.pptx VIP
- JGJT117-2019民用建筑修缮工程查勘与设计标准.docx VIP
- 2021年5月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初三调研(中考一模)英语试卷及答案.pdf VIP
- 【PDF】2022 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pdf VIP
- 电机基础知识入门 [(日)井出万盛 著] 2012年_部分10.pdf VIP
-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课件(共27张PPT)讲解.ppt VIP
- 科研项目中期检查报告书.docx VIP
- 丹江口水库现代化运行管理矩阵构建实践.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