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丁丁 关于善及恶的对话.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善与恶的对话 这是真的对话,在几位网友之间,他们或许一直在读我们这里关于善与恶的对话。 然后,“酷农夫”播撒的种子,开始自己生长,我们有了下面这些文字,„„接 着我和一位网友关于入党宣誓及党员表现的对话,下面是网友“连广宇的空间” 留言: 汪老师您好,我是在前不久逛图书馆看到您的书-- 《制度分析基础》,现在看了 快一半了。第一次看到有人把经济学讲的竟然有点不像经济学的,呵呵,非常有 意思,在思想上很受启发,引发的思考使我很快乐。我最近有一挺纠结的问题, 看到前不久合工大的老师跳楼自杀以及身边的同学老师的种种,让我感觉到这个 社会真的是“劣币驱逐良币”,让坚持原则的人很难,很难····我可以上了党课 而不再去入党,因为他们的理念我接受不了。我喜欢读胡适,罗素和经济类的书, 关心社会,但是很不幸 “国家不愿意,人们不在意”。总之,我是与“主流” 不相符,在周围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只是不知道是我“不合时宜”还是这个 社会“不合时宜”,也许兼而有之。老师,您能给我些指导或是建议吗? 博主回复:2011-05-15 07:48 无道,独善其身吧? 然后是网友“结局DE 开始的空间”留言: 丁丁老师,在您的这片思想乐园逗留有好一段时间了,播种过也收获了。很少留 言,只想静静的观赏,然后自己悟。最近大小事缠身,困惑很多。我想请问老师: 在中国未来环境及不确定,现在贴现率极高的情况下导致人们行为的短视,很多 行业出现“劣币驱除良币”的倒逼现象的背景下,您是如何做到独善其身?作为 知识分子中的精英(有公共意思的人),就只能静观其变还是要有所作为,有如 何做呢?祝好,谢谢! 博主回复:2011-05-16 09:37 独善,对我是很难的,但如果是一个习惯了生活俭 朴的人,可能就不难。所以,我其实不够格发表独善其身的言论,我只能建议这 样,或说是“共勉”。 查家扬的暮色远山 给您留言: 就 结局DE 开始 之问,发表点心得。 “独善”作为一个终极目标是值得去追求的;但是,追求这个目标的实践过程当 更有现实意义。也许对“独善”的追求可以分为(一)精神上是否有较强烈的愿 望,(二)行为上是否一点点的在实践,或者,尽量的克制逆于“独善”的冲动, (三)是否常绷紧向往“独善”这根弦儿。也许极少有人能够生活于闹市而仍然 做得到理想意义上的独善;但是,如果能做到一些,也可算”独善“了。 德里克 给您留言: 那么什么是善呢? 查家扬的暮色远山 给您留言: “经营大师”同志,何为“善”?善既是“善”,由存善念,而有善行或因善而 不为。“善”无法定义,但当它出现,你会知道。何为善念? 不因小利而废大义, 为善;不因眼前而忘长远,为善;不为己而损人,为善;适可而止,为善;有所 为,有所不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善。不同的历史时期,迫在眉睫 的善会有不同:1938 年,善为拿起刀枪打日本;1966 年,善为斗胆说两句公道 话;2011 年,善为点点滴滴消除愚昧,重建情怀 不过,“独善其身”的善我感觉是当动词用,即,使善 - 使自己保持善态,或 使自己靠向善境当然,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对待物质追求的度的把握, 八成也可作为衡量向善程度的一个因素吧? 小草 给您留言: 对待物质追求的度的把握,与善的关系。这个当如何看?比如,在梅贻琦的日记 中,几乎日日谈到聚餐的情景,从这些日记中,我看到,一是梅先生是个在饮食 上有些品味的人。二是梅先生常常为过于丰盛,超过享用的部分,而感到惋惜或 惭愧。三是他有时也为饭菜的粗糙而对客人抱以歉意。今天有些文章的作者批评 他在抗战时期依然有如此的生活。对这个问题,我还持有一些不同的看法。质朴 的饮食一定是粗茶淡饭吗?有品味难道不是一种好的修养吗? 我想起一则佛家故事:一个高僧带他的弟子到某处办事,受到很好的款待,弟子 为此抱怨师父,说他失去了出家人的本分。师父说,在出家人的眼里,山珍海味 和粗茶淡饭是没有分别的,有什么就用什么。 博主回复:2011-05-16 19:39 恰好,我也受到过这类批评。穷人诺贝尔经济学家, 森,日常用酒和生活方式,都是开销很大的贵族方式。有人也这样批评他,不过, 他回答很直率:我替穷人说话,与我享受富贵的生活,二者不相关。我没有他那 样西方化,我承认一个人最好可以保持简朴生活且思索佛陀或维特根斯坦那样的 问题。 风花火的空间 给您留言: 汪老师:您好!关注您的博客已有一段时间,感觉您虽以经济学家之名为人所熟 知,实则更注重对传统文化的追求,

文档评论(0)

187****50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