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3:辛亥革命课用8.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3:辛亥革命课用8

* 三、辛亥革命 ㈠历史背景: 1.经济: 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2.思想: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主流) ; 3.组织: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 刘静庵 武昌 日知会 1906年 蔡元培 上海 光复会 1904年 黄兴、宋教仁 长沙 华兴会 1904年 孙中山 檀香山 兴中会 1894年 领导人 地区 名称 成立时间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4、革命政党同盟会的成立: ①成立:1905年8月,孙中山、黄兴等、日本东京; ②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③机关刊物: 《民报》 ④性质: 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⑤意义: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的阶段。 分散、孤立 全国统一 5.军事: 发动多次武装起义:1911年广州黄花岗起义 三民主义 6、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政策的调整) (1)、“新政”(1901-1905) 第一,筹措军饷,训练新兵 第二,振兴商务,奖励实业 第三,废除科举,育才兴学 第四,改革官制,整顿吏治 根本原因:摆脱统治危机, 维护清朝统治 内容 新政实质是清朝统治者为维护清的腐朽统治而进行的一次政策调整。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加速了清的灭亡。 评价: “君主立宪” (2)“预备立宪”(1905---1911) 思考:清政府为什么要主动地准备实行这种“限制”自身专制权力的统治形式呢? ①原因 遏制革命形势,维持反动统治。 清政府内立宪派的要求 《钦定宪法大纲》的出台(1908年) ②内容 1911年成立责任内阁--“皇族内阁” ③评价: 带有保守性和欺骗性,加剧了中央与地方、满汉之间、阶级之间的矛盾,加速了清朝的灭亡,摧生了新的政治制度; 7、人民群众掀起反帝反封运动(四川保路运动) ㈡过程: 1.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建立 ⑴武昌起义:1911、10、10 ⑵中华民国成立1912、1、1 南京 ①颁布:1912春 ②目的: 巩固新生的政权、限制袁世凯 ③内容:主权在民;人民基本权利 ; 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 ④意义: 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袁世凯篡夺革命胜利果实 ⑴原因条件: 客观原因:国际国内形势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人物 袁世凯:掌握军政大权 帝国主义:扶植新的代理人 南京临时政府 1.革命派:涣散、成分复杂,缺乏经验和思想准备 2.立宪派和旧官僚:支持袁世凯 3、财政困难-直接原因 袁 世 凯 ⑵过程: 清帝退位 1912、2、12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1912、3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与北洋军阀的合影 (三)历史意义 、失败原因、教训 1、历史意义: ①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③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④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⑤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⑥社会生活发生重大改变。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法令。如:通令剪辫子;禁止缠足。留在男子脑后长达三百余年的发辫及妇女缠足陋习终被革除。 1912年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为礼服,修改中山装造型,并赋于了新的含义。 2、失败原因: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薄弱; 帝国主义的干涉和破坏; 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3、教训: 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既是一次胜利的革命,又是一次失败的革命? 辛亥革命是一场胜利的革命,主要是因为它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存在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是一场失败的革命,主要是因为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它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1.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下列评述中不正确的是 A.加速了清朝统治的崩溃 B.是地方立宪派、封建官僚投机革命的结果 C.是封建主义顽固势力破坏革命以退为进的重要反革命手段 D.由于革命派未能掌握地方政权,使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2.帝国主义抛弃清政府转而扶植袁世凯的基本出发点是 A.镇压中国革命 B.维持在华利益 C.控制中国政府 D.夺取更多权益 C B 3.

文档评论(0)

woai118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