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童中医保健及幼儿园健康教育1讲解ppt课件
一、0-3岁儿童日常保健 (一)饮食调养 1.婴幼儿脾胃功能较薄弱,食物宜细、软、烂、碎,营养均衡。 2.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避免偏食、纵儿所好,乳食无度。 (二)起居调摄 1.婴儿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影响骨骼发育。婴幼儿衣者应寒温适宜,避免过暖。 2.婴幼儿要有足够的睡眠,注意逐步形成夜间以睡眠为主、白天以活动为主的作息习惯。 3.经常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增强体质,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 二、4-6岁儿童日常保健 (一)饮食调养 1.食物品种应多样化,以谷类为主食,同时进食牛奶、鱼、肉、蛋、豆制品、蔬菜、水果等多种食物,注意荤素搭配。 2.要培养小儿良好的饮食习惯,进餐按时,相对定量,不多吃零食,不挑食,不偏食。培养独立进餐的能力。 (二)起居调摄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作息规律,定时排便。 2.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遵循古训“四时欲得小儿安,常要一分饥与寒。” (三)运动保健 1.保证每天有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呼吸新鲜空气。 2.加强锻炼,适当运动,如跳绳、拍球等。 三、儿童饮食宜忌 1.大便干结:宜进食绿色蔬菜(芹菜、白菜、萝卜等)、水果(香蕉、苹果、火龙果等)、粗粮(玉米、燕麦等);忌食香燥、煎炸、辛辣、油腻食品。 2.腹泻:宜进食薏苡仁、山药等;忌食生冷、油腻食品。 3.食欲不振:宜进食扁豆、莲子、山楂等;忌食寒凉、煎炸、甜腻食品 四、0-3岁儿童日常中医保健 在儿童6、12月龄摩腹和捏脊; 在18、24月龄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 在30、36月龄按揉四神聪穴。 常用按揉部位及方法 1.摩腹 ⑴位置:腹部。 ⑵操作: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面附着于小儿腹部,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反复做环形有节律的移动,每次1~3分钟。 ⑶功效:具有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 摩 腹 手法 1)摩腹:用手掌掌面或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在宝宝的腹部做顺时针环形摩动。 分推腹阴阳:用双手拇指的桡(ráo)侧缘,从剑突沿肋弓边缘由中间向两侧分推。 2.捏脊 ⑴位置:背脊正中,督脉两侧的大椎至尾骨末端处。 ⑵操作:操作者用双手的中指、无名和小指握成空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对准食指的前半段(见图1)。 沿督脉两侧,自下而上,左右两手交替合作,按照推、捏、捻、放、提的前后顺序,循环,根据病情及体质可捏拿4~6遍。 3.按揉足三里 ⑴足三里穴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见图3)。 ⑵操作:操作者用拇指端按揉,每次1~3分钟。 ⑶功效:具有健脾益胃、强壮体质的作用。 4.按揉迎香穴 ⑴迎香穴位置: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见图4) ⑵操作:双手拇指分别按于同侧下颌部,中指分别按于同侧迎香穴,其余3指则向手心方向弯曲,然后使中指在迎香穴处做顺时针方向按揉,每次1~3分钟。 ⑶功效:具有宣通鼻窍的作用。 ⑷现代研究: 迎香穴位按摩可以有效促进腹部手术患者肠功能恢复;术后早期指压迎香穴可促进胃肠道蠕动,恢复胃肠道排气。 5.按揉四神聪穴 ⑴四神聪穴位置:在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处,共4穴(见图5) ⑵操作:用手指逐一按揉,先按左右神聪穴,再按前后神聪穴,每次1~3分钟。 ⑶功效:具有醒神益智的作用。 揉 板 门 揉板门也经常用来治疗小儿疳积,疗效非常好。板门就在手掌大鱼际处,家长给孩子揉板门时候,可以一只手托住孩子的小手,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按揉板门,顺时针、逆时针都可以,也可以使用推法,来回推动,时间3-5分钟即可。揉板门可以调理孩子的脾胃,让孩子胃口大开。 推拿七节骨 【位置】位于第四腰椎至尾椎骨末端成一直线。 【操作方法】推法:用拇指或食、中二指面自下向上,或自上向下直推,分别称推上七节骨或推下七节骨。 【次数】100~300次。 【功用】推上七节骨:温阳固涩止泻;推下七节骨:泻热导滞通便。 【主治】腹泻,便秘,脱肛,遗尿等。 禁忌症?:??对感染性疾病,肿瘤,以及肌肤破损、 烫伤、正在出血的部位,不宜采用本疗法。?? ?.注意事项 ⑴根据需要准备滑石粉、爽身粉或婴儿油等介质。 ⑵操作者应双手保持清洁,指甲修剪圆润,防止操作时划伤小儿皮肤。 ⑶天气寒冷时,要保持双手温暖,可搓热后再操作,以免凉手刺激小儿,造成紧张,影响推拿。 ⑷手法应柔和,争取小儿配合。 ⑸局部皮肤破损、骨折不宜按揉。 第二部分 幼儿学前健康教育 1.现实意义?儿童幸福?社会需要 2.以幼儿为本,科学安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