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学系论金瓶梅词话中隐骂修辞技巧邓晗蔚.docxVIP

中国语言文学系论金瓶梅词话中隐骂修辞技巧邓晗蔚.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语言文学系论金瓶梅词话中隐骂修辞技巧邓晗蔚

智慧 星 火论文论文题目:论《金瓶梅词话》中隐骂的修辞技巧系别:中国语言文学系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2009级学号:20091141242 20091141244 20091141245 20091141246姓名:张南 邓晗蔚 黄竹张介指导教师:郭丽君2011年 9 月18日论《金瓶梅词话》中隐骂的修辞技巧【中文摘要】《金瓶梅词话》是明代著名的世情小说,其中大量的市井骂詈语。本文从语音、字形、语义三方面研究了《金瓶梅词话》中的隐骂的修辞技巧,认为隐骂语音上运用了谐音、反切,字形上运用了拆字、合字,语义上运用了藏词、避讳、语义双关等修辞技巧。运用以上修辞技巧的隐骂突出了鲜明人物的个性,塑造了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了明朝中后期的市井文化,较书中常见的直骂现象而言,这类高超的语言技巧的艺术魅力更胜一筹,让《金瓶梅词话》这部奇书更具艺术感染力。《金瓶梅词话》是一部拥有高超语言技巧的奇书。【关键字】《金瓶梅词话》 巧用语音 巧析字形 巧用语义《金瓶梅词话》成书于明朝嘉靖到万历年间,以商人兼官的人物西门庆为主要线索,反映了明朝中晚期以运河经济而繁荣的山东临清的市井文化。《金瓶梅词话》因为是大量描写市井文化的世情小说,因而出现了铺天盖地的,各式各样的骂语。潘金莲、李瓶儿、宋惠莲等人的骂语的技巧更是运用得出神入化。我们将骂语分为两类,一类骂语是名明确直接说出本意的,称之为明骂,另一类骂语不直接说出本意,称之为隐骂。隐骂主要运用一定的修辞技巧来暗示本意的骂语称为隐骂。隐骂的修辞技巧即是最大限度的运用汉字语音、字形、语义的可能性,婉转地表达说话人所想要表达的意思。隐晦婉转的骂语的技巧精彩纷呈、变化多端,对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人物个性有积极的作用。下面,本文将从语音、字形、语义三方面解析《金瓶梅词话》中隐骂的语言修辞技巧。一、巧用语音《金瓶梅词话》中的隐晦的骂语技巧,在语音方面看,主要分为谐音技巧和反切技巧。谐音谐音就是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产生辞趣的一种修辞技巧。《金瓶梅词话》中的骂语大量地出现了谐音的现象,主要有谐音双关、名号谐音。 1.谐音双关谐音双关就是运用相同或相近的语音,使得一个词语,在同一个上下文中,表达两层意思。例如,西门庆在大厅对平安用刑惩罚他没有看好门首,孟玉楼在躲在后仪门处叫住棋童问:“为什么打平安儿?”棋童道:“爹嗔他放进白赉光来了。”金莲接过来道:“也不是为放进白赉光来,敢是为他打了象牙梳。不是打了象牙,平白为什么打得小厮这样。贼没廉耻的货,亦发脸做了主了,想有些廉耻儿也怎的。”(三十五回)其中的“象牙梳”有两个部分的谐音,一是“象牙”双关“相压”,即性事行为情况;二是“梳”双关“秫”,“秫”即古时对小孩儿的称谓,在这里暗指娈童。“打象牙梳”是指影响了西门庆与书童的性事行为,是潘金莲对西门庆苟且之事的挖苦和隐骂。潘金莲在《金瓶梅词话》中以泼辣著称,但是对于一家之主的西门庆,潘金莲也不得不在使用骂语时候,运用比较委婉的隐骂,以免惹怒西门庆。再如,一次,潘金莲和孟玉楼看见李瓶儿抱着官哥从楼上下来,孟玉楼给他穿好衣服并说道:“穿着这衣服,就是个小道士儿。”,潘金莲心生嫉妒。说道:“什么小道士儿,倒好像个小太乙儿!”被月娘正色说了两句,便道:“六姐,你这个什么话?孩儿们上,快休恁的!”(第三十九回)“小太乙儿”表面上是指身穿道衣的官哥儿像道教中的北斗真神,实际上谐音“太医”,说官哥儿是蒋竹山之子。除了这种单用谐音的现象之外,谐音双关也常常结合在歇后语中一同出现。例如,一次潘金莲和孟玉楼在背后暗骂西门庆到处和人偷情。金莲答道:“左右的皮靴儿——没番(反)正,你要奴才老婆,奴才暗地里偷你的小娘子,彼此换着做贼。”(第二十五回)左右的皮靴儿,没番(反)正。本意指靴无左右,可随意穿。这里的“没番正”,指不正经,比喻为人不正经又无所顾忌,也指不分彼此,狼狈为奸。此处,孟玉楼埋怨西门庆到处惹风流,和已嫁为人妇的宋惠莲私通,并将此事搞得众人皆知。这句歇后语体现出西门庆家族淫乱的生活,以及潘金莲对西门庆偷情的鄙视,和对宋惠莲的嫉妒。再如,潘金莲得知李瓶儿的儿子官哥死后,心中大快,得意洋洋地骂道:“贼淫妇!我只说你日头常晌午,却怎的今日也有错了时节?你斑鸠跌了蛋,也嘴谷了,椿凳折了靠背,没得椅(依)了!”(第六十回)“椅”是“依”的谐音,指没有了依靠,这里指李瓶儿死了官儿之后没有了得宠的靠山。此段骂语,借助一串串精心设计的谐音和非谐音的歇后语的铺排,我们能感到潘金莲幸灾乐祸的心情,通过这段骂语将一个尖酸刻薄,狠毒泼辣的女人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好不好趁早儿去,贾(假)妈妈——与我离门离户。(七十七回)“属皮匠的——逢(缝)着的就上(绱)。”(三十七回)等。2、名号谐音名号谐音,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