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气候的景观设计课件
缅甸文轩禅园设计——应对气候的景观设计策略设计背景地理位置宏观:佛教是缅甸的国教,缅甸的佛教属于南传巴利语佛教,即小乘佛教。90%以上的缅甸人信奉佛教,僧尼占人口总数的0.77 % 。缅甸全国现今仍保存着数以万计的佛塔,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位于仰光高达120米的大金塔。 中观:文轩禅园位于缅甸仰光东北郊约50公里处。仰光是缅甸最大的城市,也是们的首府,原为缅甸首都,人口约43.5万(2010年统计),面积约600平方公里。微观: 文轩禅园的住持萨萨那法师为缅甸的“最高禅师”。他在仰光市内原有一座城市道场,但由于占地面积有限,缺乏扩展空间,一些信众于2005年捐赠了一块4公顷左右的土地,给法师兴建森林禅修道场,即本次设计的文轩禅园用地。这块地位于仰光东北郊,距离城市约五十公里,在政府规划中为“果园区”。道场地处清幽大自然,远离繁嚣和污染,毗邻农庄及其他道场,交通方便及有水电供应。气候类型 环绕在缅甸东、北、西三面的群山和高原(阿拉干山脉、缅甸高原等)犹如一道道屏障,阻隔了冬季亚洲大陆南下的寒冷空气。而南部由于没有山脉的阻挡,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可畅通无阻,有效调节了干燥炎热的气候。这些因素导致缅甸仰光地区温暖湿润的气候。 仰光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温的年较差较小,平均最高温度29-36 C,平均最低温度18-25 C,但干湿季降水量变化很大。一年可划分为三个季节一一暑季((3月一_5月中旬)、雨季((5月中旬一10月底)、凉季(11月一2月底)。降雨集中在雨季,暑季和凉季降水量极低。凉季是最怡人的季节,天气凉爽,清风拂面。 缅甸气候的特点可总结为是:全年气温变化不大,雨量受季节变化的影响大,阳光紫外线强。场地现状文轩禅园作为一座马哈希内观禅修中心,是提供给己出家的沙弥和其他禅修者,在萨萨那法师的指导下,进行密集禅修的的一座森林道场。场地的主入口位于东南角,还有一个位于西侧的次入口。南部己有建成有男女众宿舍、僧舍、禅师禅房、场地边界有月善堂、剃度堂、教建筑形式是普通双坡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其功能除了禅师、沙弥和禅修者的日常起居,主要就是密集禅修,具体来说就是坐禅与行禅(每隔一小时交替进行)。而文轩禅堂(本次设计中主要的新建建筑物)建成后,其主要功能是讲经和禅修,讲经时预计需容纳100人,禅修时50人。地段周边用地 地段东侧地势较低处有一片面积3公顷左右的池塘,从地段内向东边望去,会有比较开敞的视野,南、北、西面都是农田和村落,缅甸每一个村落基本上都会有一座佛寺,在地段西北面约700米处,就有一座金色的佛塔,这座佛塔可以成为禅园的对景。 该气候区的园林规划布局适宜开敞疏朗,因为疏朗的设计可以采集多方向的风,在主导风向不稳定时尤其有效。利用夏季盛行风与地形形成的山谷风、水陆风等,决定纳凉座椅或建筑的选址,而建筑单体也会通过开敞朝向盛行风向来获得自然通风降温的效果,例如,在山坡水旁林边等由于热力因素差异容易产生微风的地方,设置高阔开敞的凉亭。 四面围合的建筑的通风口设置,跟通风目的密切相关。在屋顶可以设置通风间层,利用夜间通风降低维护结构和室内温度;而加速汗水蒸发的舒适通风,开口要在人的活动范围差不多高的地方。通过屋顶通风口和建筑较低处的门窗,还能引发热压通风。此外,岭南园林中的“长廊冷巷”“高墙冷巷”利用风压原理,以引导盛行风降温。 湿热气候下园林设计利用植物的遮阴和蒸腾降温作用的同时,还需要考虑避免对风的遮挡。大片密植的树木不利于通风,而参差、散植的的树木可以在遮阳的同时减少对近地气流的阻碍。岭南园林的树木孤植疏朗,多以果树,孤植或三两株丛植在建筑一旁、庭园的空地中,不少还在基部围以树台。在角落或旷地栽植树株树冠伞状的高大果树,既可遮盖整个院落,夏天可以起到很好的庇荫作用,且果实可赏可食。在利用树荫为庭院遮阳的同时,又不会妨碍建筑高度的通风中层树和灌木对近地气流流动影响很大,在潮湿地区会阻滞空气的流动,使空气湿度增大到不舒适的程度。因此,在湿热地区,通常会选择树冠位置较高的乔木遮阳,避免在建筑附近栽植灌木,防止阻挡近地面的空气流通。 水体对于调节微气候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湿热地区最主要的是蒸发降温的作用。作为下垫面的水面,如海、湖、池塘等,由于水的热力性质与陆地的不同,可以起到天然空调的作用,减少周边的气温波动。要使水的蒸发在湿热地区有效地降低气温,水池喷水等水景最好设置在建筑的下风向,以避免增加室内的空气湿度。或者可以运用蒸发水分间接降温的方法,例如蓄水屋面为建筑结构降温等。岭南园林在设计降温、蓄洪的水体时,还需要同时考虑避免蒸发加剧造成湿度过度,与水体保持适当距离。冬季白天,太阳辐射作用下,水体温度增高,储存了大量热量,到了晚上,环境中空气温度下降时,水体中所储存的热量逐渐向空气中散发,弥补了建筑周围环境温度下降造成的热量损失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